生命在于“适合”的运动

2020年07月01日 807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大家都熟悉。但是真的是运动越多就越好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科学分析出适合的运功方式是什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付强
医学期刊《柳叶刀》刊发了一篇涉及120万人的研究,分析了不同的运动对精神和身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发现挥拍类的球类运动和有氧体操是身心方面都受益最高的运动,且每次锻炼的最佳时长应该在45-60分钟之间

研究者从这120万人的日常里,一共识别出75种运动。为了方便统计,他们将这些运动分为团队运动、骑单车、有氧或者体操运动、跑步或慢跑、娱乐运动或其他、冬季项目或泳池类、散步、其他共8大类。

统计结果显示,对普通人精神健康最有利的,是团队锻炼、骑单车和有氧体操这三项。而对身体来说,收益最高的是挥拍类运动,它能降低47%的全因死亡率,排名第二的游泳能降低28%的全因死亡率,第三名有氧运动能降低27%的全因死亡率。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前三名依然是这三种运动。




那挥拍类运动为什么能收益最高?这是因为挥拍类运动,能够刺激肩部肌肉及手臂肱二头与肱三头肌,有效增强肩部和手臂肌肉的力量;并且在快速移动的过程中,需要全身肌肉协调,特别是腿部肌肉会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还能促进大脑快速紧张思考,有健脑功能;也能让眼睛进行调节运动,促进眼球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因此获益较高!

《柳叶刀》还发现,锻炼时间并不是越久越好。从时间长度来说,每次锻炼的最佳时长在45-60分钟之间,少于45分钟效果会减弱,大于60分钟不仅没有更高收益,还容易产生负效应。在频次上,一周3-5天,每天1次收益最高。所有运动中只有散步的频次可以稍高一点,最多一周6次。




那么怎样来选择运动的方式呢?接下来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如何选择运动……


1
每个年龄的黄金运动

运动就是一种“处方”,有了最佳运动,不同年龄段也有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下面就是不同年龄段的“黄金运动”,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有针对性的选择……


1-7岁的最佳运动:游泳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体处于快速发育期,游泳不仅能调节心肺功能,还可以锻炼身体协调性,为孩子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

8-25岁的最佳运动:球类

这个年龄段,球类运动能提升反应速度、心肺耐力,有助于肌肉和骨骼发育。10岁左右的孩子可多练习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运动,锻炼身体灵活性;稍大一点后,可多参与篮球、排球等竞技性运动。

26-45岁的最佳运动:爬山、慢跑

这个阶段的人处于生活、事业的爬坡关键期,压力较大,容易诱发慢性病。爬山和慢跑既能改善心肺耐力,加速新陈代谢,还能缓解压力。


但是,肥胖者和关节不好的人不建议经常爬山。


46-65岁的最佳:健步走、力量锻炼

这个年龄段的人体力和肌肉量开始下降,运动应以安全、简便、能稳定肌肉群为主。健步走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体脂率;静蹲、举哑铃等力量锻炼能增强肌肉力量。

65岁以后的最佳:弓步练习

此年龄段处于身体衰退期,肌肉加速退化,走路容易跌倒,建议多做稳定性练习,如仰卧举腿,弓步等。此运动应由较小强度开始,循序渐进。



2
特殊人群的运动处方


特殊人群的运动处方与上面的健康人群略有不同,特殊人群、尤其是慢病人群在选择运动时,身体状况也要作为选择运动的一个参考标准。那么有慢性病的人不妨这样选择运动……


特殊人群的运动处方

1. 高血压:

高血压病人应选择小量和中等量有氧运动,这些运动可能在初期会导致血压轻微升高,但长期坚持后,肌肉中的毛细血管扩张,还能通过改善情绪降低血压。


推荐运动: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游泳、骑车、健身舞等。


2. 糖尿病:

糖尿病结合柔韧性、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的运动方式,能更好的控制血糖。运动时,不妨先做拉伸运动,抻抻腿、扭扭胯,既能增加全身的柔韧性,也为之后的较大运动量做准备;


推荐运动:散步、太极拳、自编体操有氧运动,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 最后可做局部的力量练习,如举哑铃、仰卧起坐等。


3. 心脏病:

一般来说,最适合心脏病患者的运动是步行,最好走平路,不要爬楼梯。刚开始每周运动3~5天,每天两次,逐渐增加至每天都运动。





注意:运动时可通过心率估算运动强度是否合适。一般而言,年轻人运动后心率达到150次/分钟,老年人为120次/分钟,可达到安全有效的运动强度。


最后,为了身体健康,大家都运动起来吧!!!




咨询病症



付强,副主任医师,博士,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介入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天津医师学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委,天津市心脏学会大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秘书长,天津市心脏学会冠脉委员会常委。现就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第一作者发表SCI、中华及国家级核心期刊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2008年获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LILLIHEI新秀奖”。2016年作为主要成员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擅长冠脉搭桥、瓣膜置换成形、房颤外科射频消融、主动脉置换及介入微创手术。

擅长:为心脏、血管患者提供量身订做的精准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在常规外科手术和新型介入治疗之间无缝切换。1.传统及微创小切口外科手术:常规及小切口冠脉搭桥手术;瓣膜置换、瓣膜修复,合并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尤其在瓣膜修复方面有自己独到的经验;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血管置换手术;2.外科介入或经皮介入(微创)手术: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穿透性溃疡、主动脉瘤的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一站式治疗。 3.结合了外科与介入技术的复合杂交手术:小切口微创冠脉搭桥手术+介入冠脉支架的复合杂交手术;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血管置换+介入覆膜支架复合杂交手术。 4.心脏肿瘤切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