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公安医院李岩博士治疗痤疮常用方

2018年10月18日 871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五味消毒饮
【组成】金银花15克、野菊花12克、蒲公英12克、紫花地丁15克、紫花天葵6克。
【主治】各种疔毒、痈疮疖肿。症见局部红肿、或发热、舌红、脉数者。
2、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蒿六两(12克) 栀子十四枚(9克) 大黄二两(9克)
天津市公安医院中医科李岩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张旭烨
【主治】泄热,利湿,退黄。阳黄身热,面目、周身黄如桔色,小便黄赤短涩,大便不畅(或秘),腹微满,口渴胸闷,烦躁不安,或有头汗出,别处无汗,苔黄腻,脉滑数。
3、仙方活命饮
【组成】 白芷(3克) 贝母(6克) 防风(6克) 赤芍药(6克) 当归尾(6克) 甘草节(6克) 皂角刺(炒,6克)穿山甲(炙,6克)
天花粉(6克) 乳香(6克) 没药(6克) 金银花(9克) 陈皮(9克)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阳证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灼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本方常用于治疗化脓性炎症,如蜂窝织炎、化脓性
扁桃体炎乳腺炎脓疱疮、疖肿、深部脓肿等属阳证、实证者。)
前人称本方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适用于阳证而体实的各类疮疡肿毒。若用之得当,则“脓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
4、阳和汤
【组成】 熟地一两(30g)  肉桂一钱,去皮,研粉(3g)  麻黄五分(2g)  鹿角胶三钱(9g)白芥子二钱(6g) 姜炭五分(2g)  生甘草一钱(3g)
【主治】阴疽。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痠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或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属于阴寒证者。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5、连翘败毒丸
【组成】连翘40两,黄连40两,当归40两,甘草40两,柴胡24两,黄柏80两,金银花160两,防风40两,苦参40两,荆芥穗40两,黄芩40两,麻黄80两,地丁240两,白芷40两,薄荷40两,天花粉40两,赤芍40两,羌活80两,大黄240两。
【主治】清热解毒,散风消肿。用于脏腑积热,风热湿毒引起的疮疡初起,红肿
疼痛,憎寒发热,风湿疙瘩,遍身刺痒,大便秘结。
6、防风通圣丸
【组成】防风,荆芥穗,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当归,白芍,黄芩,连翘,甘草,白术(炒)
【功能与主治】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发热,
头痛咽干,大便秘结,用于荨麻疹湿疹
7、四妙勇安汤
【组成】金银花3两,元参3两,当归2两,甘草1两。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8、瓜蒌牡蛎散
【组成】栝楼根 牡蛎(熬)等分
【主治】生津止渴,益阴潜阳。治百合病。肺胃津伤,口渴不愈者。
9、平胃散
【组成】苍术(15g) 厚朴(9g) 陈皮(9g) 甘草(6g)
【主治】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恶心,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10、知柏地黄丸
【组成】知母 40g 黄柏40g 熟地黄160g 山茱萸 (制)80g 牡丹皮60g 山药80g 茯苓 60g 泽泻 60g
【主治】滋阴降火。用于
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11、加味逍遥丸
【组成】柴胡 300g 当归 300g 白芍 300g 白术(麸炒)300g 茯苓 300g 甘草 240g 牡丹皮 450g 栀子(姜炙)450g 薄荷 60g
【主治】疏肝解郁,健脾养血,清热调经。用于肝郁血虚、化火生热之胸闷胁胀、烦躁易怒、日哺潮热、头痛目赤、食欲不振、口干口苦、脘腹作痛、少腹重坠、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
12、半夏泻心汤
【组成】半夏(9克) 黄芩(6克) 干姜(6克) 人参(6克) 炙甘草(6克) 黄连(3克) 大枣(4枚)
【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一为虚:脾气虚、胃阳弱而见乏力便溏、泄泻;
  二为实:气机升降失常而见胃脘痞满、腹胀;
  三为寒:胃阳不足而见恶食生冷、脘腹冷痛;
  四为热:脾胃运纳不健、食积化热上蒸而见口舌生疮、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数等。
13、凉膈散
【组成】连翘、栀子、黄芩、薄荷、大黄、芒硝、甘草、淡竹叶。
【主治】清上泄下,泻火通便。主治上、中二焦邪热亢盛之口舌生疮、面赤唇焦、咽痛鼻衄、便秘尿赤、胸膈烦热。
14、达原饮
【组成】槟榔(6克)厚朴(3克)草果仁(15克)知母(3克)芍药(3克)黄芩(3克)甘草(1.5克)
【主治】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15、普济消毒饮
【组成】黄芩(15克) 黄连(15克) 陈皮(6克) 甘草(6克) 玄参(6克) 柴胡(6克) 桔梗(6克) 连翘(3克)板蓝根(3克) 马勃(3克) 牛蒡子(3克) 薄荷(3克) 僵蚕(2克) 升麻(2克)
【主治】清热解毒,疏风散邪。大头瘟。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灼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本方常用于
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碍等属风热邪毒为患者。)
16、栀子豉汤
【组成】栀子﹑淡豆豉
【主治】
1.治
伤寒汗吐下后,虚烦不眠,剧者反复颠倒,心下懊憹。
  2.及大下后身热不退,心下结痛,或痰在膈中。
17、三仁汤
【组成】杏仁五钱 飞滑石六钱 白通草二钱 白蔻仁二钱 竹叶二钱 厚朴二钱 生薏仁六钱 半夏五钱
【主治】清利湿热,宣畅气机。湿温初起,头痛恶寒,面色淡黄,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胸闷不饥等症。用于治疗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孟肾炎,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妊娠呕吐,伤寒百日咳等症。
18、温胆汤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 竹茹 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各60g) 陈皮三两(90g)甘草一两(30g),炙 茯苓一两半(45g) 生姜五片,大枣一枚
【主治】理气化痰,和胃利胆。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
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
19、理中丸
【组成】人参(15克) 干姜(15克) 白术(15克) 甘草(15克){原方丸剂各用90克}
【主治】温中祛寒,补气健脾。1.脾胃虚寒证。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2.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3.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后多涎唾;或小儿慢惊等。(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
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20、四妙丸
【组成】苍术 黄柏 牛膝 苡仁
【主治】清热利湿,强筋壮骨。肝肾不足,湿热下注,致成痿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