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节选》之脑瘫高危儿评定
2017年08月18日 922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脑性瘫痪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具有各种可能导致脑损伤高危因素的婴儿,他们可能在婴儿期表现出临床异常,但还不足以诊断脑性瘫痪;也可能临床表现正常。他们发生功能障碍后遗症或发育落后的风险较没有高危因素的婴儿高,因此,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早期监测、随访管理、必要时给予早期干预十分重要。
一、围生期高危因素
脑性瘫痪的发病与母亲妊娠、分娩过程及生后疾病等多个环节的高危因素有关。这些高危因素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脑发育异常,临床可表现出运动障碍,其严重程度与脑部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围生期脑损伤主要包括早产儿脑损伤和足月儿脑损伤。在早产儿脑损伤中,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尤其是Ⅲ、Ⅳ度的严重出血,特别是出血继发的脑室增宽、脑积水、出血性脑梗死,与脑瘫有更密切的关联(1 个Ⅰ级证据);另外,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injury,WMI),特别是多灶性脑室旁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 PVL)最容易引发痉挛性脑瘫,而弥漫性脑白质损伤(diffuse white matter injury)波及范围广泛,后期灰、白质容积减少,在发生脑瘫的同时,会出现明显的认知障碍(1 个Ⅰ级证据)。与脑瘫相关的足月儿脑损伤主要包括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a encephalopathy,HIE),还包括脑实质出血、脑梗死、炎症性脑损伤、低血糖脑损伤、胆红素脑病、代谢性脑病等(1个Ⅰ级证据)。
研究发现,70%—80%的脑瘫与产前因素有关,出生窒息所造成的脑瘫仅占10%左右。通过研究发现,在产前、产时及生后早期抢救高危儿的过程中,多种高危因素与后期发生脑瘫有关(3个Ⅰ级证据),包括:早产、多胎妊娠、通过人工助孕技术分娩的高危儿、感染、母亲并发症及分娩过程异常、影响胎儿及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的因素、脑发育异常、家族遗传因素和社会因素。
二、全身运动评估
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评估是由奥地利神经发育学家Prechtl首先提出的,一种观察胎儿至4—5月龄婴儿自发运动以预测其神经发育结局的评估方法。GMs评估的基本方法是拍摄一段适龄婴儿的运动录像,再由具有资质的评估人员对录像进行评估得出结论,作为一种无创的、观察性的早期神经发育检查工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公认(1个Ⅰ级证据)。运用GMs评估在早期就可能识别出特异性的神经学症候,并且对于“后期是否发展为脑瘫”具有很高的预测价值。因此,在早期预测脑瘫方面,GMs评估技术是一种可喜的突破。Ferrari等针对各种异常GMs模式的预测价值进行了队列研究,结果表明,痉挛-同步性对于脑瘫具有很高的预测价值(1个Ⅰ级证据)。Prechtl等开展了由130例婴儿参与的大型研究,证实连贯一致的痉挛-同步性GMs和不安运动缺乏可预测痉挛型脑瘫(1 个Ⅰ级证据)。2002年,Ferrari等研究了超声提示为脑损害的84名早产婴儿,结果表明连贯一致的痉挛-同步性GMs出现得越早,则后期的运动损害越严重(1个Ⅱ级证据)。同样,3月龄时的不安运动缺乏对于脑瘫的预测价值很高,国外系统评价报道:多个研究均显示敏感度和特异度可达到90%以上(1个Ⅰ级证据);国内自从2003年开始进行GMs评估实践,报道其对于脑瘫的预测敏感度和特异度与国外相类似(2个Ⅱ级证据)。
三、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是由我国儿科专家鲍秀兰教授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结合美国Brazelton[14]医师提出新生儿行为评分法和法国Amiel-Tison医师的新生儿神经检查法中筛选出部分项目,并经全国12城市25个单位协作研究制定了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法。最初主要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19—21]患儿的预后评估(3 个Ⅱ级证据),经过多年临床试验及摸索,现也应用于早产儿[22—23] (2个Ⅱ级证据)、低出生体重儿(1个Ⅱ级证据)、足月小样儿[25](1个Ⅱ级证据)、孕期母亲合并妊高症(1个Ⅱ级证据)、高胆红素血症(1个Ⅰ级证据和2个Ⅱ级证据)等脑损伤高危儿(2个Ⅰ级证据)的疾病监测和预后评价,可较全面反应大脑的功能状态。该方法项目少,评分易掌握,是一种信度、效度可靠的新生儿临床检查方法。国内研究表明,生后7天NBNA评分对预后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9。2%和84。2%(1个Ⅲ级证据)。
四、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lberta infant motor scale,AIMS)在评测高危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发育时具有很高的信度[29,103](3个Ⅰ级证据);AIMS在评测高危儿的粗大运动发育时具有较高的效度[32—33](1个Ⅰ级证据、1个Ⅱ级证据);AIMS可以较早且敏感地发现高危儿与正常婴儿运动发育速度的不同,早产儿在矫正月龄4个月时,如果运动发育异于足月正常儿,应用AIMS进行评估即可敏感发现其运动模式的异常特点(4个Ⅰ级证据)。当早产儿的运动发育水平落后于足月儿或常模数据时,有些早产儿最终的运动发育结局是正常的,故提示AIMS远期预测价值不高(1个Ⅰ级证据)。
五、高危儿影像学检查(颅脑超声)
新生儿颅脑超声技术对脑损伤的监测及对小儿后期是否可能发展为脑瘫的预判均有参考价值,因此,被广泛地用于临床。颅脑超声的最大优势是无创、便捷、可床边操作,对脑中心部位结构的改变显示最佳。颅脑超声对早产儿脑损伤中的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还可以对重度出血的继发性病变,如出血后脑室扩大及出血后脑积水、严重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后很快伴发的出血性脑梗死做出诊断。重度颅内出血及出血后继发性病变在后期均有可能发展为不同程度的脑瘫(1个Ⅰ级证据)。
与脑瘫直接相关的脑白质损伤为PVL。严重的脑白质损伤主要发生在≤34周的早产儿中,B超对此类损伤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脑白质损伤早期B超影像以病变部位高回声为特点,3—4 周逐渐转化为低回声、无回声,此时超声检测脑室旁白质软化为佳。2—3 个月后,损伤的白质区域萎缩、发育不良,表现为脑室扩大,也有助于预测脑瘫(2 个Ⅰ级证据)。
颅脑超声也可以用于检查各种原因所致的新生儿脑病,如由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低血糖脑损伤、炎症性脑损伤、代谢性脑损伤导致的足月儿广泛性脑损伤和由于脑梗死导致的单侧脑损伤(1个Ⅰ级证据)。
新生儿颅脑超声存在限局性。新生儿颅脑超声采用经前囟探查的扇形扫描,在超声图像近场外缘部位总会存在盲区,在脑图像的完整性方面,不及CT与MRI。另外,B超对直径<2mm的极小病灶探查效果欠佳。
六、高危儿影像学检查(MRI)
头颅MRI对早产儿脑损伤的多中心研究中发现脑室周围白质软化、非囊性白质损伤等是早期脑损伤导致运动迟缓的主要头颅影像学表现,特别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和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相对于颅脑超声能更敏锐地发现神经传导束的病变且对于患儿认知、行为能力等神经发育情况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3个Ⅳ级证据)。152例早产儿对比头颅MRI与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除脑室内出血(IVH)外,MRI在HIE、PVL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1个Ⅱ级证据)。70例HIE患儿MRI检查表明常规MRI可以明确新生儿HIE病灶的部位、范围、性质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认为弥散加权技术(DWI)对于脑细胞缺氧缺血的反应更灵敏和更特异,两种技术的联合应用能早期准确的诊断及评估预后,对寻求最佳康复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1个Ⅲ级证据)。51例围产期轻、中度HIE的患儿MRI研究发现在HIE终期具有典型的MRI表现,并认为MRI应作为显示其病理改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1个Ⅲ级证据)。美国神经学会新生儿神经影像指南提出,MRI包括MRI定量技术对于不同的脑病理损伤诊断的精确性及活体脑能量代谢的客观评估等,对诊断新生儿颅内病变较其他影像技术拥有更好的前途(1个Ⅳ级证据)。
七、高危儿早期康复干预指征
脑瘫确诊前患儿通常已出现异常临床表现。依据脑的可塑性和多系统发育理论,对已出现临床异常表现的高危儿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可以改善姿势和运动模式,促进发育,避免或减轻继发性残损的发生,从而降低脑瘫功能障碍程度。早期干预还可以增进家长和照顾者的信心,降低他们的焦虑感,为康复治疗奠定基础。有系列研究发现:对于人群中大约12%—16%发育迟缓的儿童(其中也包含脑瘫患儿),早期干预可能使他们获益(2个Ⅱ级证据);另一个纵向研究显示早期干预可能使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获得认知方面的提高(3个Ⅰ级证据)。但由于发育受多因素的影响以及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学的局限性,尚无文献研究明确早期康复干预是否在远期预后上使患儿获益,目前,临床实践显示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康复干预有助于减轻脑瘫功能障碍程度。鉴于具有高危病史的婴儿中只有少部分遗留脑瘫等发育障碍,为了避免过度医疗以及加重家长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对高危儿进行医疗性早期康复干预应有临床表现异常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