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咬皮炎(丘疹性荨麻疹)的防治
2014年12月16日 1224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虫咬皮炎又称丘疹性荨麻疹、单纯性痒疹,是指昆虫叮咬人类皮肤而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病,常由蚊、白蛉、蠓、蚋、臭虫、蚤、虱、螨虫及其他昆虫。
临床特点
1.儿童最常见,成人也可发生。
2. 春秋季节高发。
3. 多位于暴露部位,但非暴露部位也可发生。
4.皮损为局部红肿,常呈梭形,表面可出现水疱及大疱,皮损中心有时可见叮咬痕迹。
5.自觉奇痒,有时有刺痛、灼疼。
6.一般3~5天可消退,如继发感染,则可迁延较久。如果病因不能去除,原有皮损消退,还会有新的皮损出现。
治疗与预防
1.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换和勤晒衣被,尽量不要养宠物,防止蚊虫叮咬,消灭跳蚤、螨、臭虫等。对于易发生本病的患者,在春秋季节尽量少到花草多的地方。
2.一般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激素软膏,合并感染时可给予抗菌素。
3.有全身症状可用抗组胺药物如依巴斯汀、西替利嗪等,如果非常严重,必要时使用激素治疗。
本病最常见于儿童,而且比较重,但多数儿童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会下降,即使发生,往往也比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