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病人如何预测脑起搏器治疗效果和手术风险?
2022年03月16日 7758人阅读
与其他疾病一样,药物和手术治疗对每个病人的效果不可能是千篇一律,而是有一定的差异性。脑起搏器也不例外,有的症状改善几乎达100%,有的只有改善30%~40%,甚至更低。在你决定做脑起搏器手术前,也许最关心的是装了脑起搏器后治疗效果如何,手术风险有多大?
决定脑起搏器治疗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即病人的选择,刺激电极植入的准确性以及术后刺激参数程控和药物的配合。不是每一个帕金森病病人都适合脑起搏器治疗。从帕金森病病程来看,脑起搏器通常适合中晚期的帕金森病病人。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的最基本治疗。在帕金森病早期,吃药的效果一般都比较好,不需要手术,除非药物副作用特别大,不能难受。但帕金森病吃药效果比较好的时间一般只有4~5年时间,医学上也把这个时间叫做“蜜月期”,随吃药时间延长,药效愈来愈差,药的剂量也愈来愈大,并且出现运动波动症状,如症状来去无踪的“开-关”症状,舞蹈样异动症状等。这个时候单靠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到达满意效果,需要脑起搏器治疗。但如果到了很晚期,病人已卧床不起,肌肉关节已经固定畸形,这个时候即使安装脑起搏器治疗,也无济于事。因此,需要了解安装脑起搏器的最佳时期。
对吃药反应情况可预测脑起搏器治疗效果。通常有这样一个关系,如果病人吃左旋多巴剂制反应较好,脑起搏器治疗效果也比较好,也就是说有药性时症状和没有药性时症状反差愈大,脑起搏器治疗效果也愈好。安装脑起搏器的病人,一般要求吃左旋多巴类药物有效,如果病人从一开始吃药就没有效果,脑起搏器治疗也可能没有效果。但对震颤症状例外,震颤症状不管对药物治疗有没有效果,脑起搏器治疗都有良好疗效。药物治疗和脑起搏器治疗两者互不对立,吃药不是为了不手术,手术也并不为了不吃药。因为在中晚期,即使加大药物剂量,疗效持续时间也很短,效果有限,病人大部分时间处于无药性作用状态,而起搏器治疗主要目的是改善病人的无药性作用时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吃药剂量。因此,对中晚期帕金森病病人最佳的治疗手段应是“一手拿着多巴胺药物,一手拿着脑起搏器”。
脑起搏器对不同症状改善程度也不一。对吃药能改善的症状,脑起搏器治疗一般都有效果。对静止性震颤和肌僵直症状效果最佳,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运动迟缓也有明显效果。对启步困难、“冻结”症状效果差一些,对严重的姿势不稳没有明显疗效。吃左旋多巴类药物没有效果的一些症状,如便秘,痴呆及其他植物神经功能症状脑起搏器治疗无效。
脑起搏器是一种可逆性的神经刺激疗法,但也要通过手术安装,把刺激电极植入脑内神经核团,脉冲发生器植入胸部皮下,通过皮下导线把刺激电极和脉冲发生器连接起来。虽然是微创手术,安全性很高,但也有一定手术风险。手术并发症是颅内出血、感染及皮肤切口愈合不佳等。颅内出血是最严重并发症,幸好这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大概在1~2%左右,我们在150多例病人中还没有发生过。刺激也有副作用,包括麻木、头晕、乏力、发音含糊、声音低下及肌肉抽搐等,但这些副作用都较轻,一般可以通过调节刺激参数,缓解或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