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孕期产检梅毒阳性,是“乌龙”还是真阳性?

2020年04月26日 803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导语

这种情况代表什么?该如何处理?

前段时间有一位患者咨询,怀孕三个月产检查出梅毒RPR阳性(1:1),而其本人并无不洁性史,无症状,患者不禁疑问:这种情况代表什么?该如何处理?梅毒会不会传染给胎儿?出生后能否母乳喂养?



其实医院常规的梅毒筛查实验主要分为两种:

一、非特异梅毒抗体检测,包括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PR)和(TRUST)。



二、特异的梅毒抗体检测,包括化学发光(CLI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TPPA)等。


如果是两种检测均阳性,那很有可能是梅毒感染包括几种情况:



一是无症状隐性梅毒感染,传染性一般不高;



二是既往感染过梅毒,经过不规范治疗后控制住病情,但抗体没有转阴,需要定期观察;



三是现症梅毒感染,需要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有传染性。


如果前一种阴性或滴度一直维持低水平,而后一种阳性则既往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需要定期监测。



如果是前一种阳性而后一种阴性则假阳性的概率较大,因为非特异梅毒抗体实验主要是用于筛查梅毒,确定抗体滴度,帮助判断疗效和疾病进展,它本身针对的不是梅毒螺旋体的抗体,容易受体内一些复杂成分的影响,在老年人,孕妇,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冷球蛋白血症中可出现假阳性,这一部分假阳性的情况,通常非特异抗体滴度不高,特异性抗体呈阴性反映。


文中开头提到的孕妇应该到医院进行梅毒特异抗体检测,如果是阴性,而且其本身RPR滴度不高,基本上可以判断是由于妊娠引起的梅毒假阳性,对于此患者来说这种可能性比较大。



如果特异性抗体也是阳性,要定期监测,如RPR滴度不断上升,结合临床症状等作出判断确实是梅毒的,应在孕期进行至少两个疗程的母婴阻断治疗,避免传给胎儿,且不建议母乳喂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