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答

2018年11月30日 440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刘庆勇

医学博士、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泌尿外一科主任、山东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共党员。专业特长:主攻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及男科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各种微创技术治疗泌尿系疾病。

门诊时间:周四全天

问:我今年76岁,去年9月份做了前列腺增生手术,术后仍有尿失禁,近来大腿根部及睾丸痛,或是前列腺炎。正在服用呋喃坦啶、阿莫西林,情况稍好一些,另外有阴茎萎缩,勃起时龟头内疼痛(不勃起时不痛)及向下弯曲。请问:我这是什么病,该如何治疗?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泌尿外科刘庆勇

刘庆勇:前列腺增生切除手术,可引起尿道损伤、尿道狭窄、尿失禁、附睾炎、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尿失禁分为真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等,术后仍有尿失禁,由于术前情况不明,需进一步明确尿失禁类型及原因。附睾炎由于尿道内细菌逆行感染附睾引起,表现为附睾的肿胀、疼痛,严重者高热。性功能障碍表现为逆向射精、勃起功能障碍等改变。另外睾丸部疼痛也可由精索静脉曲张引起,表现为在睾丸上部可触及蚯蚓状静脉团块,久站及腹压增大时症状加重,可行尿常规及泌尿系彩超检查了解有无尿道感染及精索静脉、附睾异常病变等情况。阴茎海绵体病变可引起阴茎勃起疼痛及向下弯曲,要到医院就诊检查确诊。

问:我今年66岁,去年初尿检时,发现了隐血加号,红细胞高出正常值10倍,左肾有几个很小的囊肿,之后腰部有酸痛不适感。一年多以来,一直按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和血尿等病症治疗。期间服用中药、肾元胶囊、血尿胶囊等,可一直不见效。现在,有的医生建议我暂停一段时间,看看情况如何。请问:我这是什么病,是否需要停药,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

刘庆勇:引起血尿的原因很多,如泌尿系统的炎症、结石、肿瘤、囊性病变、各种肾炎、肾病综合症、胡桃夹综合症等。一般来讲,血尿合并出现蛋白尿多由于内科疾病有关。

肾脏是人体内最容易发生囊肿的器官之一,表现为肾囊性病变的有多囊肾、单纯性肾囊肿、获得性肾囊肿、髓质海绵肾及肾盂旁囊肿等。肾囊肿可引起腰背部疼痛、镜下或肉眼血尿、腹部肿块等并发症。但是,一般很小的囊肿一般不会引起血尿,多囊肾不会单侧发病。您不要急于治疗,首先要查明血尿的原因,建议您做尿中红细胞形态、尿微量蛋白、泌尿系彩超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指导进一步治疗。

问:我老伴有尿急的病症,特别是冬天,她每天裤子都得尿湿,吃了不少药也用了不少偏方,就是治不好尿急,现在的情况是说尿就尿。请问:如何治疗?

刘庆勇:尿急症状常由下尿路感染、结石和异物、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OAB)、肿瘤、神经源性因素等引起,根据你所述的临床表现考虑为OAB可能性大。OAB是以尿急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OAB无明确病因,不包括由急性尿路感染或其他原因的膀胱尿道局部病变所导致的症状。故需进一步检查,排除以上其他因素所导致的尿急症状。OAB目前首选行为训练及口服托特罗定等药物治疗。合并有快速性心率失常的患者慎用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问:我今年74岁,患慢性膀胱炎、前列腺炎已经十几年了,尿频、尿痛、尿不尽、小腹胀痛反复发作。2009年在县医院做细菌培养为:D群链球菌,只有很少几种为敏感药,治疗一个星期后尿常规化验白细胞为3+。2010年去上海一家医院感染科治疗,尿细菌培养为缓征链球菌,敏感药也就两种。医生给的治疗方案是:先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10天,接着再服用呋喃妥因肠溶片,一次2片每日3次连服两周;每日2次连服两周;每日1次连服半年。结果服到每日1次不到两周,尿常规化验包细胞3+。我又改服左氧氟沙星片,每日2次,每次2片,不能停药,一停就反复。我非常痛苦,感觉无药可治。请问:还有别的治疗方法吗?

刘庆勇:复杂性尿路感染指尿路感染伴有增加获得感染或者治疗失败风险的疾病,例如存在泌尿生殖道的结构或功能异常,或其他潜在疾病。故需行泌尿系彩超检查,发现有无尿路梗阻、结石、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等病变;为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可再次行尿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查,既往口服抗生素药物治疗,目前可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静脉点滴抗生素药物治疗,治疗时间通常为7-14天,根据临床情况,疗程有时需延长至21天,且治疗结束后5-9天及4-6周必须进行尿培养和药敏实验,以了解尿路感染治疗情况。

问:我今年76岁,患前列腺增生(4.5X4.4厘米),我服用了保列治治疗前列腺,但效果不明显,如果与盐酸酚苄明片合用有明显改善,但不知能否合用?

刘庆勇:前列腺增生患者药物治疗的短期目标是缓解患者的下尿路症状,长期目标是延缓疾病的临床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盐酸酚苄明属于非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具有明显的副作用,目前推荐使用高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坦索罗辛可以和保列治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研究证实联合治疗显著降低前列腺增生临床进展的危险,长期疗效优于单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