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胰疾病的微创手术-ERCP病例分享

2020年02月15日 877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ERCP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英文首写字母(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胆胰管疾病的金标准。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目前ERCP是治疗胆胰良恶性疾病如胆胰管结石、肿瘤、胆胰管狭窄、阻塞性黄疸等首选的微创技术。

操作过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将纤维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大乳头(下简称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塑料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ERCP结合了内镜及X线技术,可以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下鼻胆汁引流术(ENBD)、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ERBD),取石、支架置入等介入治疗。

优点:

体表无手术刀口、创伤小,住院时间缩短,恢复快,较传统手术费用低,深受患者欢迎。

适应症:1.原因不明的阻塞性黄疸疑有肝外胆道梗阻者。2.疑有各种胆道疾病如结石、肿瘤、硬化性胆管炎等诊断不明者。

3.疑有先天性胆道异常或胆囊术后症状再发者。

4.胰腺疾病: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等。

当然,任何一个手术都会有风险,ERCP相关风险包括急性胰腺炎、乳头损伤、出血、穿孔等。但这些并发症一般均较轻微,经对症处理后均能好转,但也有个别患者并发症较重,这与患者本身的解剖结构、身体一般情况、就诊时间密切相关。

      

 老年人常有多种基础性疾病、脏器功能衰减、免疫力差等特点常导致临床经过凶险,甚至夺去老人生命。胆胰疾病在临床上本身就是比较复杂危重的疾病,对老年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ERCP(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近年来流行的治疗胆胰疾病的微创介入手术,对老年人胆胰疾病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期我科就成功收治了一位复杂胆道疾病的“百岁老人”。


老人为女性患者,97岁,因"上腹部疼痛3天"入院,有后背部放射痛,来我院检查示有肝功能受损,故检查全腹部CT提示胆囊结石,胆总管多发结石伴胆道系统扩张,直径达3cm(正常为0.6-0.8cm),其中较大一枚结石达1.2*1.5cm。同时检查发现患者有肝左叶萎缩、两侧附件区占位、脊柱侧弯、心脏瓣膜钙化、两下肺肺大泡等复杂的其它脏器病变。诊断较为明确:胆总管多发结石伴感染;胆囊结石。针对这样的患者传统手术治疗肯定是不考虑了,因为患者根本不能耐受,但胆道多发结石、胆道感染可引起胆道的堵塞、阻塞性黄疸进而引起肝功能衰竭,有很高的死亡率,内科输液保守治疗肯定是不行的。在既往该类患者是否能存活下来可能只能靠“天意”了,但现在我们凭着先进的内镜技术为患者成功进行了ERCP手术,在患者胆道内置入了一根救命的胆道支架,从而疏通了胆道,为患者实现了“带石”生存。(见图1、图2)   

图1:扩张的胆总管内可见多枚结石          图2:内镜下置入的胆道支架


   ERCP全称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在内镜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胆胰微创技术,对患者来说该手术就像是做了个胃镜,但对医务工作者来说可要比做胃镜复杂的多。首选我们需要将十二指肠镜经患者口腔-胃-十二指肠到达十二指肠降部的十二指肠乳头(也就是胆胰管开口的地方),然后选择性插管至胆总管,必要时在十二指肠乳头切一个0.5cm的切口,从而顺利地进入胆道,可行取石、鼻胆管置入、胆道支架置入等操作。ERCP术可用以治疗化脓性胆管炎、胆管结石、胆管狭窄、胆道肿瘤、各种原因引起的梗阻性黄疸等等。整个手术微创、可视、术后一天即可下地活动,住院3-5天就可出院,术后恢复快。它腹壁无切口,故避免了开腹手术的痛苦及并发症,且能迅速缓解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可大大减轻病人的病痛程度及经济负担。由于该手术对患者来说就像是做了个胃镜,因此对能耐受胃镜的患者均能行该项手术,从而放宽了该手术的年龄限制,对老年性患者是个很好的选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