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痉挛状态(一)

2016年11月28日 331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痉挛状态的定义:以速度依赖的牵张反射(肌肉紧张度)增加及过强腱反射为特征的运动失调,作为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由牵张反射的超兴奋性引起。

        痉挛状态的基本特征为持久肌肉静止运动状态(强直)和频繁或间歇的躯干及四肢肌肉痉挛,这种痉挛可以传递。痉挛与强直影响了患者的社会活动,个人卫生,皮肤破损及褥疮,偶尔会引起威胁生命的系统感染。

        痉挛状态的病因
        痉挛状态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造成的,它分为脑源性和脊髓性。脑源性包括脑外伤、卒中、脑瘫、缺氧性脑病、脑代谢性疾病。脊髓性主要为脊髓外伤、多发性硬化、脊髓缺血、变性脊髓病、颈椎病、横断性脊髓炎。

        痉挛状态产生机制主要为牵引反射的过度增长,牵引反射是机械负荷牵引肌肉时引起相反方向的肌肉收缩反映,它的感受器为肌梭和高尔基腱器官。后者与主要肌纤维(有时叫梭外肌)串连。肌梭的传入神经纤维有两类:

        一类属于传导速度快,直径较粗(10µm-20µm)的Iα类传入神经纤维,与α运动神经元发生兴奋性突触联系;

        另一类传入神经纤维系直径较细(4-12μm)的Ⅱ类神经纤维发源于脊髓前角大型运动神经元---α运动神经元。

        支配的肌梭运动神经纤维较细(4-12µm),分布于肌梭的两端,它发源于脊髓前角一种小型的γ运动神经元。当γ传出神经纤维活动增强时,梭内肌纤维收缩,从而提高了肌梭感受壮志的敏感性。其传入冲动增加,引起支配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兴奋,使梭外肌收缩,这一反射称为γ-环路,γ传出神经纤维的运动调节肌梭内感受器的敏感性,进而调节牵张反射。

        当梭外肌收缩,梭内肌纤维将被放松,于是其传入冲动减少,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肌肉的收缩将不会持续。牵张反射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由于失去大脑皮质极其它高级中枢的逆支,牵张反射阈值降低。γ运动神经元敏感性增强,脊柱的牵张反射造成肢体痉挛。目前临床上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就是切断γ-环路。
  
        从组织生化来看,痉挛状态产生过程中神经递质有明显变化。首先是抑止性神经递质释放减少(如GABA),增加了Ca2+流入,性导致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增多,如谷氨酸盐,从而加重痉挛状态。使用GABA仿效剂巴氯芬减少兴奋神经递质释放,而得到缓解痉挛状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