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术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No! 警惕术后胆道狭窄!
2019年05月07日 801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也被称为肝移植的“阿基里斯踵”,其发生率高达8%~35%,其中胆道狭窄与胆漏占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70%。目前手术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根本治疗方法,而内镜治疗因侵袭性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及符合正常生理,被广泛接受为胆管良性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所以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讲讲肝移植术后常见的3种胆道狭窄的内镜下处理方法。(以下方法均为我科经临床并结合文献报道总结而出)
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又被分为:吻合口狭窄和非吻合口狭窄两大类
一、 胆管吻合口狭窄(anastomotic stric-ture,AS)的内镜处理:
AS的常见原因为胆管缺血或供肝冷藏时间过长,其发生率为5%~15%。
临床上表现:腹痛、寒战、高热、间歇性黄疸等胆管炎症状,同时有肝功能异常。
处理方法:内镜下“球囊导丝插入法”+分阶段循序渐进法(一般为期6个月)+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有效率可达82%~95%)
优势:操作成功率高、内镜治疗风险降低、治疗效果提高、治疗周期缩短。
二、 非吻合口胆管狭窄-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病变(ischemia-typebiliarylesion,IT-BL)的内镜处理
IT-BL的主要原因是局部缺血,其发生率达9.6%。
临床上表现:肝胆管感染、狭窄、梗阻、胆汁淤滞和移植肝功能障碍。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影像表现为肝外胆管通畅但肝门区及肝内胆管多发狭窄。
处理方法:(1)早诊早治,首先解除缺血的病因。(2)可采用溶栓+血管内扩张+放置血管支架等
后期发展:这类患者的治疗十分困难,往往难以完全消除狭窄,远期效果较差。若胆管出现多发狭窄、纤维化改变,则内镜治疗无效,再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三、 铸型胆栓综合征(biliary cast syndrome,BCS)的内镜处理
BCS是指肝移植术后在肝内外胆道内形成的胆道树样铸型坏死物充填于胆道,同时可伴有一处或多处非吻合口胆道上皮坏死或狭窄。
临床上表现:黄疸、发热、皮肤瘙痒、肝功能异常。
处理方法:(1)保留T管者大多可通过纤维胆道镜经腹壁窦道取出胆栓。(2)未保留T管者可实施ERCP,取出胆栓。
后期发展:若取出胆栓后若仍然存在胆管狭窄,还需继续实施支架支撑。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移植肝失去功能,大多数严重的病人最后会死于胆汁淤积引起的肝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