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科普系列 D4高原常见制供氧设备和吸氧注意事项
2022年12月03日 76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高原制供氧设备的基本要求
1.1.及时、定期补充氧能缓解各种缺氧症状,安全、可靠、有效的对人体进行供氧是制供氧设备的基本要求。3
2.常见制供氧设备类型
2.1.便携式氧气呼吸器(瓶)
2.1.1.主要特点是便于携带,操作简单,罐体为加厚铝罐,密封性强,医用聚乙烯一体式吸氧面罩,输出气阀和喷气口。使用时打开盖子,安装面罩,按压输出气阀即可。适合高原期间独自在家、工作间和外出旅行时使用。
2.2.氧气枕(袋)
2.2.1.氧气枕为一长方形橡胶枕,枕的一角有橡胶管,上有调节器以调节流量。使用前先将枕内灌满氧气,氧气枕的优点是比较轻便,易于移动和携带,但枕内贮存氧气量较少,一般只能维持供氧半小时左右。
2.3.小型制氧机
2.3.1.根据国家规定的氧浓度情况下,机器可使用的最大氧流量区分,常见的小型制氧机根据氧流量的大小从1升到5升不等。空气经过滤网过滤杂质后,经压缩机压缩空气,散热器散热后经分子筛吸附氮气,经控制器排出氮气,过滤氮气后的空气进入储氧罐,经调压阀、过滤器,调节流量计即可输出纯净高浓度氧气。特点是一键制氧,快速出氧,即插即用,操作简单。
2.4.医用氧气钢瓶
2.4.1.医用氧气钢瓶由氧气瓶、小推车、QF2阀、氧气压力表、流量调节阀,湿化杯组成。容量2升到20升不等。10升以下氧气瓶有旋转提手,15/20升有钢制保护帽。医用钢瓶使用前需要联系充氧点给钢瓶充氧。使用时需要选择吸氧管或吸氧面罩连接浮标式出氧口位置。
2.5.液氧床头供氧
2.5.1.主要用于医院,氧气为液态氧,液氧贮存在汽化管道系统供氧。通过床头气源接头连接氧气表、湿化罐,吸氧导管。使用者通过调节氧气表流量即可使用。
2.6.富氧室
2.6.1.设计时选择一间门窗相对密闭的房间,以氧气瓶或制氧机向室内补充氧气,利用测氧仪测定室内的氧含量,使其维持在氧含量24-25%之间,同时清除室内的二氧化碳,人员可在室内工作、休息和睡眠。
2.7.高压氧舱
2.7.1.利用特殊的加压舱,使人员在2-3个大气压的高压环境中呼吸高压空气或间断性吸纯氧。
3.吸氧注意事项
3.1.鼻导管使用前应先检查是否通畅、有无折叠漏气,每次用用清水洗净、擦干。面罩吸氧,应将面罩掩盖口鼻部,用口鼻吸气和呼气。每次开始吸氧时,深呼吸5-10次,以充分置换出肺内残气,提高吸氧效果。
3.2.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而后应用,停止吸氧时应先移出鼻导管或面罩,再关闭氧气开关。
3.3.湿化瓶内应加入1/2至2/3的干净水,每天更换一次,保持清洁,湿化水温宜为28至34℃。
3.4.所有供氧装置,包括鼻导管、鼻塞、面罩、湿化器等一切位用品均应专人使用,定期更换。
3.5.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
3.6.搬运氧气瓶时避免倾倒、撞击。
3.7.氧气瓶应放在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和放置易燃品,距火炉至少5m、暖气1m距离。
3.8.定期检查钢瓶内氧气,空瓶应及时送制氧站(点)灌装或更换。
3.9.钢瓶内氧气不要用完,氧气流量表应保留至少2-3个刻度,免渗入气质,再充氧时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