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术后分流管堵塞要怎么办?
2017年06月13日 1344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脑积水是指由于先天畸形、感染、出血、肿瘤等原因导致人体颅内脑脊液量超过正常范围。据统计,脑积水的发病率约为0.3%~0.5%。
小儿脑积水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目前在临床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脑积水的分流手术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术式,尤其是基层医院,对于绝大多数脑积水的孩子都建议分流手术治疗。
分流手术治疗脑积水有着诸多优势,比如适应症广、操作较简单、开展情况较好等。但是分流术后可能出现分流管导致的伤口感染并累及分流管、脑室感染、腹腔感染和感染性假性囊肿等多种并发症是难以避免的。过多的并发症也是分流术的主要不足,据统计,多数脑积水患者在分流手术后三到五年会出现或轻或重的并发症,仅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为14%-58%,二次手术中因分流管堵塞再次手术者占83%。
分流管容易堵塞的主要原因在于:分流管直径较小,在术中和术后的操作和工作中出现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脑室内出血等容易造成分流管堵塞。临床常见的情况主要有:脑组织、血块进入分流管;侧脑室脉络丛与引流管接触,粘连,血液倒灌,感染,腹腔内的炎症或机械性刺激等?。
分流管堵塞后,患者可能出现症状的反复,表现为颅高压症状、落日眼征等的再发生。所以,对于家长而言,如果自己孩子在做过脑积水分流手术后数年时间出现相关症状,则要充分怀疑分流管堵塞的可能并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小儿神经外科临床上对于分流管堵塞患者的处理方式主要需看患者脑积水是否复发。当分流管堵塞只是偶然发现患者并没有出现任何异常,则可处理也可选择暂不处理,但是要注意随访。当分流管堵塞后,患者再次出现脑室扩大和神经功能损害,此时小儿需根据患者病情做进一步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