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与健康
2019年08月19日 820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所谓低血压,是指动脉血压的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而对于老人而言,低于100/70mmHg,就能诊断低血压。低血压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达10%,并不少见,但往往容易被忽视。
低血压包括生理性低血压和病例性低血压两种。生理性低血压往往没有其他病因,只有血压偏低,而且没有低血压相关症状,各系统器官也无缺血缺氧,对身体没有什么危害。
病理性低血压,则需要重视。
第一种是体质性低血压,多见于情绪不稳,体质瘦弱的老年妇女,并且可有家族遗传倾向。患者平时有头晕、心跳、乏力的感觉,往往在医院查不出什么病。这是因老年人心肌张力减弱,血管壁弹性丧失所致。
第二种是继发性低血压,常继发于急性失血、心脏病发作、慢性贫血、糖尿病、脑动脉硬化、中风之后等慢性疾病,病人嗜睡、虚弱、头晕、视力障碍。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营养不良也可引起继发性低血压,如结核病,慢性肝病,肾病,重症糖尿病等。
第三种是体位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是患者从卧位改变到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时出现血压突然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并伴有明显症状,如: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等。多种疾病可用起直立性低血压,如糖尿病、帕金森氏综合症,或其他情况如:久病卧床,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反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也提示着他的心脏功能有所下降,需要详细检查心脏。
第四种是排尿性低血压,是在排尿中或排尿后突然晕倒,神志不清,发作后2-3分钟恢复正常。多因夜间膀胱满后突然排空使腹腔压力骤减,静脉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所致。
第五种是药物性低血压,是因为患者服用了影响血压的药物后,引起的。比如服用降压药如甲基多巴,胍乙啶、优降宁、安定类、氯丙秦嗪、奋乃静,双氢克尿噻、速尿、抗心绞痛药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也可引起低血压。
那有了低血压,改怎么办呢?一般升压药物都有较大的副作用,只在特别严重的持续低血压状态应用。对于生理性低血压,患者无明显症状,往往不需要特殊处置。对于病理性低血压,一般建议患者适当加强锻炼。运动锻炼可改善人体对血压的调节,有助于减少低血压发生,但应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也不可做体位变动过大的运动,以步行、慢跑、游泳等项目为宜。饮食上少量多餐,不宜吃得过饱。餐后不要马上活动,可适当休息(约30-60分钟)后再站起行走或干其它事。同时要多饮水,每日至少喝2000毫升以上。在洗热水浴时要事先准备好浴垫或小椅子,洗时坐在浴垫或椅子上,洗完后要适当躺一会儿再起立活动。外出时不宜久站,呈站立状态时要每隔几分钟活动一下。另外,弯腰后不可突然站起,应扶墙或借助其它物体逐渐起立。不要过度憋尿,如果以前有过排尿晕厥的,可建议坐在马桶上排尿。在服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凡可引起头昏、头晕及低血压的药物应慎用。
您应该象重视“高血压”一样重视“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