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不动就腹泻?可能是这7个疾病导致的,请自查

2020年10月10日 842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社区组织外出旅游,大家都积极报名,唯有老赵却不愿参加。究其原因,原来老赵有个老毛病,经常拉肚子,大便每日4-5次,而且每次都很急,有时走的慢还会拉到裤子上,外出很不方便。

其实像老赵这样的病还真不少,只是大多数人不太重视,觉得没有危及性命,不愿去医院检查。


本期《身边医生话健康》健康山西特邀山西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余在先医生为大家讲一讲“拉肚子”这个病!




“拉肚子”,在医学上称“腹泻”,是极为常见的的一个症状,有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


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大多系感染引起。


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是极为常见的的一个症状,主要表现为病程较长、大便次数多、质稀、或伴腹痛、腹胀,或大便中带有黏液甚至有脓血。病情时轻时重,经久难愈。只是大多数人不太重视,不愿去医院检查。


今天,我们就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及中西医诊治情况简略的谈一下,希望大家来关注,也许能帮到您或周围的朋友。


慢性腹泻常见病因


慢性腹泻原因较多,比较复杂,一定要找到原因,从根本上去治疗。


❶ 肠道感染性疾病


如慢性痢疾、阿米巴肠病、肠结核、肠道霉菌感染等。


❷ 肠道非感染性炎症


如炎性肠病(溃结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放射性肠炎、憩室炎、尿毒症性肠炎。




❸ 肿瘤


如结肠癌、直肠癌。


❹ 小肠吸收不良


胰消化酶缺乏,如慢性胰腺炎。


❺ 甲亢


❻ 肠易激综合征


❼ 药源性腹泻



中医认为,慢性腹泻属于“泄泻”、“痢疾”范畴,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水湿,各种原因导致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失司,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以致水反成湿,谷反成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成为泄泻。


或感受外界寒湿或湿热之邪,困阻脾土,失于健运,湿邪停滞,与水谷混杂而下,发为泄泻。


或因情志失调,忧郁恼怒,肝气失于疏泄,横逆乘脾犯胃而致泄泻。


或年老体弱、久病之后,损伤肾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运化失常,引起泄泻。


如感受湿热或疫毒之邪,湿热壅盛,肠道脂络受损,化为脓血,而见腹痛、下利脓血,成为痢疾。


急性痢疾若因失治、或治疗不及时,正虚邪留而成休息痢(久痢)。



为了提高大家对慢性腹泻的认识,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最常见的引起腹泻的一些疾病以及诊断治疗情况。


如有慢性腹泻应判断是哪一种原因?


❶ 慢性菌痢


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性疾病,大多有过急性病史如腹痛、里急后重、大便黏液血便,未经彻底治疗,形成慢性。也有部分患者起病即为慢性。


主要表现


大便次数较多,带有黏液或血,或伴有腹痛、里急后重,时好时发。


②小肠吸收不良


主要因各种原因所致小肠吸收障碍,以胆汁、胰酶缺乏为主。


主要表现


腹泻,进食油腻后腹泻加重,伴有全身营养不良,大便中脂肪含量升高等。


③炎性肠病


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


前者病变主要在直肠、结肠,病变一般局限于黏膜及粘膜下层;


后者可发生于全消化道,但以结肠、回肠为主,病变可侵犯结肠全层,可形成肠管狭窄及瘘管。




主要表现


腹泻,黏液血便,大便日3-4次,重者可达10余次,或伴有腹痛、腹胀,营养不良等。


④放射性肠炎


是由于盆腔、腹腔等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损伤,最常见于直肠。


主要表现


经常腹痛,腹泻,大便稀或带血,里急后重。


⑤大肠癌


是指发生在结肠、直肠的恶性肿瘤。




主要表现


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随病情发展,可有排便习惯的改变,可有大便次数增多,肿瘤发生于直肠时,可有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净感,晚期可有便血或梗阻表现。


⑥甲亢


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的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主要表现


部分病人以慢性腹泻为主要症状而就诊。


⑦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


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异常,腹泻。其病因尚不清楚,现认为与脑肠互动失调有关,即大脑和消化道联络的信号通路出现异常等有关。


主要表现


慢性起病,病程较长,反复腹痛、腹泻,常以饮食、精神因素诱发或加重,大便一般每日3-5次或10余次,呈稀糊状或稀水样,可带有黏液,但无血便,可伴有失眠、焦虑等症状。


⑧药源性腹泻




有些人,因各种疾病经常服药,有时也会引起腹泻,属于药物的副作用,称之药源性腹泻,也应引起重视。


应了解每一种药的治疗作用及副作用,尽量避免使用一些副作用大的药物。尤其避免滥用抗生素,防止肠道菌群失调。


慢性腹泻的调养


①慢性腹泻的饮食  


慢性腹泻除了病因治疗以外,合理的饮食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要注意饮食卫生;

食用少渣易消化食物;

不吃变质食物;

避免暴饮暴食;

不多食油腻食物;

不食生冷食物;

选择一些具有健脾除湿止泻的食物,如苡仁、山药、茯苓、大枣、莲肉(去芯)、栗子、芡实、扁豆等;避免食用容易引起腹泻的食物,如蜂蜜、香蕉、无花果、芝麻、麻油、花生仁、瓜子仁等。

腹泻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应注意补充,增加蛋白食物,但不宜太多,尤其不宜摄入大量豆类食物,大量蛋白摄入不易消化,会导致腹胀、肠鸣或诱发腹泻加重。


②日常注意事项


应生活规律,避免疲劳、受凉、尤其腹部注意保暖。


③避免情绪波动




保持心情舒畅,乐观豁达。中医认为,生气会致肝气横逆,克犯脾胃,使脾胃运化失司致泄泻。


④腹部保健按摩


取仰卧位,将双手十指并拢交叠在一起,放在脐上,先顺时针方向揉腹30圈,再按逆时针方向揉腹30圈。此法可使腹肌放松,肠道扩张容积增大,从而使腹泻次数减少。




还可上下揉腹,即两手分别按于肚脐左右两侧腹部,手指朝下,上下揉30次。可促进胃肠血液循环,有利于其功能恢复。


⑤运动锻炼,增强体质


运动能改善大脑皮层对胃肠的调节功能,促进消化机能,改善胃肠系统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增强胃肠道黏膜的抵抗力。




可选择散步,以每分钟60-80米为宜,或打太极拳。体质较强者可选择跑步、跳跃、俯卧撑等。


中医认为“无湿不成泻”,较强调运动,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水液吸收、输布,也可因出汗使多余水分从汗而排,肠道水分即可减少,腹泻减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