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想尿尿不出 想憋又憋不住,“膀胱失控”不要慌!
2019年03月14日 704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很多女性患者备受排尿难题困扰,常常反映“想尿尿不出,憋尿又憋不住”,总有想尿的感觉,每次外出第一件事就是找卫生间,跟朋友没聊几句就又要上厕所,频繁排尿让她很尴尬,自卑感也由然而生。特别是晚上,根本就无法睡个好觉,长期的“失眠”感觉整个人都抑郁了,精神状态越来越差。感觉膀胱失控,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今日,我们来了解“神经源性膀胱”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
是一类由于由于外伤或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即储尿和∕或排尿功能障碍),进而产生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及并发症的疾病总称。
神经源性膀胱有哪些表现?
(1)下尿路症状:储尿期症状(尿急、尿频、夜尿、尿失禁、遗尿等);排尿期症状(排尿困难、膀胱排空不全、尿潴留、尿痛等);排尿后症状含尿后滴沥等。
(2)膀胱感觉异常:如有无异常的膀胱充盈感及尿意等。
(3)肠道症状:肛门直肠症状如直肠感觉异常、里急后重感等;排便症状如便秘、大便失禁等。
神经源性膀胱的危害?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诊断1年后并发症的研究表明,尿路并发症以下尿路感染、尿潴留和尿路梗阻最为多见(分别为31.3%、14.0%和10.7%),还可出现全身性严重并发症,如脓血症(3.7%)和急性肾衰(2.1%)等。尿路感染:43天感染率达100%,尿路结石:2年后膀胱结石发生率6.6%,上尿路损害:10年肾积水和肾萎缩超过10%。并发症未经有效处理发生肾病后的死亡率高达60%,中国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首要致死原因是肾衰。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
神经源性膀胱至今仍是泌尿外科最为困惑的疑难疾病之一,目前对其治疗首要目标为保护上尿路功能(保护肾脏功能);次要目标为恢复∕部分恢复下尿路功能,提高控尿∕排尿能力,减少残余尿量,预防泌尿系感染,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目前主要治疗方法要为非手术治疗:包括手法辅助排尿、康复训练(行为训练主要包括定时排尿和提示性排尿。盆底肌功能训练。盆底电刺激等);导尿治疗(间歇导尿,留置导尿和膀胱造瘘,腔内药物灌注治疗等);药物治疗(①抑制膀胱收缩药物;②促进膀胱排尿药物;③增加膀胱出口阻力药物;④降低膀胱出口阻力药物等,药物治疗作用不明显且副作用较大)。
(2)手术治疗:膀胱扩大术等
(3)骶神经电刺激(膀胱起搏器)——骶神经电刺激术是一种新的微创伤治疗手段,术后改善无效的膀胱排尿障碍患者的症状,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膀胱起搏器恢复了正常的排尿功能,使患者恢复自如活动和自理能力。而且,植入体内的部件不会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患者只需要拿起手中小小的“开关”,就能控制膀胱排尿功能了。它尤其适用于以下患者:因患各种疾病造成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尿急综合征,非梗阻性慢性尿潴留、膀胱过度活动症、经保守治疗难治愈而即将接受膀胱扩大或尿流改道等不可逆手术治疗的患者。目前全世界已经有超过30万人经过膀胱起搏器治疗相关疾病并取得很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