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取石后结石复发的原因02
2021年11月03日 798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3、ERCP因素
ERCP现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重要方式,常通过内镜下括约肌切开(EST)、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EPBD)、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及内镜下机械碎石(EML)治疗胆总管结石。
3.1EST与EPBD:对EST术后患者长期随访发现,EST是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EST
破坏了Oddi括约肌功能,导致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胆道,胆道环境的改变易于结石长期复发。
研究发现EPBD术后结石复发率低于EST术后,EPBD术后可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改善远期预后,降低结石复发率。与单纯EST相比,小切口EST联合EPBD在治疗胆总管结石成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术后结石复发率明显降低,最小尺寸的十二指肠乳头切口可以预防胆管结石复发。
3.2 胆道支架:发现18%的病例在去除塑料支架时有支架结石复合体形成,分析发现,塑料支架的长期(≥301天)放置和支架植入期间胆管扩张是形成结石的独立因素,长时间保留支架可诱导细菌增殖,为结石形成提供条件。
3.3内镜下机械碎石(EML):对于ERCP难以清除的胆总管巨大结石(>1.5cm),常需要进行EML后取出。EML可能导致胆管残留微小结石碎块且无法通过胆道造影检测到,这些微结石再次形成结石的核心,成为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隐患。
3.4 十二指肠乳头狭窄:EST术后致乳头口狭窄患者全部复发胆管结石,十二指肠乳头口
狭窄是胆管结石复发的潜在危险因素。狭窄可能是由于括约肌切开时凝血电流过大或者乳头切开不充分所致。狭窄的十二指肠乳头导致胆汁排泄不畅,易于结石复发。
4、胆道感染因素
细菌学和形态学研究结果证实细菌感染与棕色素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84.2%的胆管结石中存在细菌。细菌可产生葡萄糖醛酸酶引起胆红素钙沉淀,有助于胆泥和结石形成。HBV、HCV感染可导致肝细胞受损,胆汁分泌异常致理化性质改变、胆汁淤积,
同时胆管系统免疫损伤,引起胆管系统慢性炎症改变。另外,寄生虫感染可破坏胆管上皮,导致胆管慢性炎症,促进胆总管结石形成,华支睾吸虫、蛔虫和血吸虫感染与胆管结石的形成有关。
5、小结
综上所述,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是多种相关因素影响下的共同结果。我们应重视Oddi
括约肌的保护,Oddi括约肌可维持正常的胆道压力,既能控制胰液和胆汁的排泄,又能防止十二指肠液反流。EST术后,肠道菌群逆行进入胆道,破坏了胆道菌群平衡,因此应谨慎选择EST。其次,积极随访、控制胆道感染、促进胆汁排泄在降低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选自:叶诚,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微生物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