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瘦不下来?产后锻炼不容忽视!
2017年12月20日 869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中国人的传统要坐月子,家里的妈妈婆婆总会在耳边不停的说:坐月子就是躺着,不能动,不下床,躺足一个月……如此种种,搞得新妈妈苦不堪言。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我们要尊重,但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随着时代一起发展。
中国女性受传统观念影响,对产后锻炼的认识不足,担心产后过早运动会影响健康,有的甚至认为产后1个月不能下床,不能活动,加上盲目进补,从而加速了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的康复,而且对产妇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可能为今后盆腔器官功能障碍埋下隐患:产后肥胖的妇女更容易出现尿失禁、子宫后倾或脱垂等问题。
因此,积极有效地开展科学合理的产后形体训练显得非常重要。具体怎样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
产后锻炼的重要性
虽然肥胖本身并不直接引起盆底功能障碍(SUI,包括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等),但肥胖的产妇自身腹壁脂肪增厚,慢性腹压增高,会使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增高。同时,腹壁脂肪增厚常会导致腹肌、膈肌收缩乏力,盆底组织过厚,外阴脂肪堆积,这些都是诱发SUI的高危因素。
有学者做过研究,研究组中顺产后第2天指导其进行产后恢复肌力的有氧运动,等肌力逐步恢复后进行适宜的有氧运动,对照组则不予干预,最后检测盆底肌张力。分析结果显示,锻炼组和不锻炼组的盆底肌力差异明显,产后适宜规律的有氧运动可减轻盆底组织损伤,促进盆底肌肉的康复。锻炼组的子宫复旧不良、痔疮、张力性尿失禁、膀胱膨出、腰骶痛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 05);腰围的恢复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5)。
二
开始产后锻炼的时间
顺产的妈妈在产后6—12小时内即可起床做轻微活动,产后第2日就可以在室内随意走动了,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健身操,按时锻炼。有会阴侧切或行剖宫产的妈妈,可适当推迟活动时间,等伤口不再疼痛时,再进行锻炼。应尽早开始适当活动及做产后健身操,有利于体力恢复、排尿及排便。
三
产后锻炼的方式
记住一个原则:产后锻炼的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因为产妇的关节、韧带处于不稳定的松弛状态,应先恢复肌力再进行运动。
恢复肌力的运动有腹式呼吸运动、脚踏板运动、盆底肌肉锻炼、膝胸式卧位、腹背运动、下肢运动等。肌力恢复后,可进行一些简单易行的有氧运动,循序渐进,如猫式伸展练习等促进子宫盆底肌肉恢复的瑜伽练习,仰卧起坐,健胸运动等。
四
推荐的产后健身操
最初锻炼时可以选择做康复体操,先作简单的腹肌运动:在仰卧状态下,两臂上举到头部两侧,深呼吸时,腹肌收缩,使腹壁下陷、腹腔内脏器上提,然后慢慢呼气,两臂亦慢慢复原,以上运动2次/天,10~15min/次。
随着体力的恢复,即可进行以下的康复体操:
(1)盆底肌张力训练
第一步:仰卧,双膝弯曲成直角,双腿稍分开,肩、足跟支持身体,抬高臀部。双膝并拢,同时收缩阴道、骨盆底,坚持1~2分钟。
第二步:缓慢地蹲下和站起,每次10分钟,每日2次。5天后酌情增加运动次数。
(2)腹部肌肉训练
第一步:进行直立、屈膝、弯腰及平卧,双手交替扶膝运动,吸气、收腹,屏住呼吸直到需要吸气时,再重复10次,每日2次。
第二步:交替踢腿运动。仰卧,双手置臀下,双腿交错上抬,足心向上,膝微屈,收腹,保持背部平直,然后轻轻地交替上下踢腿,坚持10分钟。
(3)胸部肌肉训练
第一步:向前弯体训练。仰卧,两膝弯曲,两脚略分开,双手置于大腿,呼气,抬头及两肩,身体向前伸,两手触摸双膝,吸气并放松。
第二步:向后弯体训练。直立,两腿弯曲稍分开,两臂在胸部合拢,呼气时骨盆稍前倾,身体渐渐向后弯,次数不限。
(4)胸腹肌综合训练
第一步:躯干扭转运动。仰卧,双手抱头,左腿伸直,右腿屈膝,左肘触右膝,头转向右侧,收腹,左腿屈膝,向上提起,与右腿并拢; 右腿伸直,左腿屈膝姿势,扭转身体,向相反方向重复以上动作,重复20~30次。
第二步:举腿抬下颌运动。仰卧,两腿并拢抬起,双脚上抬,头部稍离地面。举腿同时抬下颌,收紧腹肌,下颌抵住胸部,头部还原,然后再抬起,再低住胸部,屏住呼吸,重复20~30次。
产后的健身体操有很多种,不管选择哪一种,都必须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决定,不要勉强,也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效果适得其反。
产褥期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形体锻炼,有助于产后子宫复旧,恢复生理功能,预防产后并发症,还可以恢复腹部肌紧张度,防止哺乳后乳房下垂,调节体内脂肪分布,减少脂肪堆积,重塑美好体形。特别是早期形体训练,对促进产妇形体的恢复,预防产后肥胖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所以,我们需要改变传统产褥期模式的观念,千万不要躺着不动了!融合营养,健身,恢复形体于一体才是新时代的产褥期保健模式,更能满足新时代女性爱美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