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肿瘤科普系列五:星形细胞瘤,预后最差的脊髓肿瘤

2022年04月23日 720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在前面几个系列中,我们详细介绍了神经鞘瘤、脊膜瘤、室管膜瘤等常见的椎管内肿瘤。这些肿瘤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特点,以良性病变为主,手术治疗后预后好,就算是恶性的室管膜瘤,也因为与脊髓有明显的分界,手术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所有的椎管内肿瘤都这么“善良”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今天就来介绍预后最差的脊髓肿瘤——星形细胞瘤。

神经组织主要由两类细胞构成: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其中神经细胞是神经组织的“大脑”,起到关键的传递神经信号的作用,而胶质细胞则相当于房子的“框架”,在神经组织中起到连接和支持各种神经成分,分配营养物质、参与修复和吞噬神经细胞的作用,是神经细胞发挥功能的基础。在胶质细胞中,星形胶质细胞又是最多且体积最大的胶质细胞,此类胶质细胞呈星形,能发出许多长而分支的突起,因此而得名。

髓内星形细胞瘤是起源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肿瘤,既然起源于脊髓,那么毫无疑问星形细胞瘤属于髓内肿瘤。脊髓星形细胞瘤占脊髓肿瘤的6%-8%,占髓内肿瘤的30%。星形细胞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30岁以下,是儿童最常见的髓内肿瘤,在成人中发病率也仅次于室管膜瘤。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1.5:1。肿瘤可发生于脊髓的任何节段,但以胸段最多见,其次为颈段,在马尾圆锥等部位较罕见,这点与室管膜瘤不同。

根据WHO分型,脊髓星形细胞瘤按恶性程度从低到高可分I~IV级。WHO I级为良性肿瘤,如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 Ⅱ级为低度恶性肿瘤,如弥漫浸润星形细胞瘤;WHO III级,恶性程度较高,肿瘤增殖能力强,如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 IV级恶性程度最高,肿瘤常常早期出现播散转移,如多形胶质母细胞瘤等。与颅内星形细胞瘤不同,多数脊髓星形细胞瘤为低级别肿瘤 (I级和Ⅱ级 );儿童脊髓星形细胞瘤85%~90%是低级别肿瘤,而成人约为75%。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占所有星形细胞肿瘤 15%-25%,多形胶质母细胞瘤仅占 0.2%~1.5%。

脊髓星形细胞瘤由于肿瘤生长缓慢,病程长,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多表现为肿瘤部位以下肢体麻木、无力,肿瘤累及到脊髓后角的感觉神经可出现神经根痛,但相较于其他椎管内肿瘤少见。随着肿瘤的生长,患者也会逐渐出现感觉、运动障碍,感觉障碍从上向下发展,可出现痛温觉丧失而触觉保留的分离性感觉障碍。患者也可出现肌萎缩、肌震颤,但大多出现较晚且不明显。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的大小便功能障碍可早期出现。如果肿瘤发生出血,由于脊髓内占位效应突然增加可致瘫痪。

星形细胞瘤的生长方式与室管膜瘤有所不同,室管膜瘤多在脊髓中心呈同心圆性生长,但星形细胞多偏向一侧生长,且边界不清,这些在影像学上都有利于星形细胞瘤的诊断。星形细胞瘤的诊断目前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星形细胞瘤在X线平片上通常显示正常,少数病变可见椎管扩张,CT上可见到脊髓不规则的增粗,肿瘤显示多不清楚。MRI是诊断星形细胞瘤较好的手段,表现为脊髓增粗,肿瘤界限不清,边界不规则,偏心性生长;增强扫描为轻度、不均匀、片状或环状强化。肿瘤内部可出现囊变,但在肿瘤两端空洞少见。

手术切除是脊髓内星形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既往脊髓髓内星形细胞瘤 多倾向保守治疗,常采取椎板减压术、活检术及肿瘤部分切除,再辅以放疗或化疗。近年来,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不断进步,多数学者赞同积极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程度主要取决于肿瘤与脊髓之间有无相对清晰的边界。髓内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由于与周围正常组织的界限相对清楚,质地软,应用现代显微外科技术大多能达到全切除或次全切除,且手术致残率低,常获得满意效果。但对于浸润性生长的恶性星形细胞瘤不宜勉强全切除,应尽可能行瘤内减压切除,以避免脊髓功能严重受损。

髓内星形细胞瘤术后是否放疗目前仍有争议。过去髓内星形细胞瘤手术多采用保守术式,病人术后多接受常规放疗,但疗效并不肯定,且会引起脊髓放射性损伤,脊髓萎缩变性,加重神经功能障碍,青少年病人尤其如此。因此,我们建议能全切除或次全切除的低级别星形细胞瘤术后无需放疗,即使复发,可再次手术;而对于恶性星形细胞瘤通常仅能部分切除,且极易发生脑脊液播散,术后应行放疗,此外还应当联合化疗。文献报道替莫唑胺、顺铂、长春新碱等药物对脊髓星形细胞瘤有效。其他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疗法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脊髓星形细胞瘤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术前神经功能状态、切 除程度、术后肿瘤是否有播散是影响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总体来说,脊髓星形细胞瘤的预后要比室管膜瘤差,低级别星形细胞瘤5年生存率为70%,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5年生存率仅30%。星形细胞瘤术后容易复发,因此术后遵医嘱定期复查十分重要。早期发现复发的肿瘤,早期再次干预,可选择再次手术或是放射治疗,对于提高星形细胞瘤患者的预后同样十分重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