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疾病发病隐匿!四大早期症状别忽视

2018年04月02日 8730人阅读



只是崴了脚,没几天人就去世了?做完手术恢复得挺好,刚下床人就不行了?为了庆祝高考结束,通宵打游戏第二天一早却没了呼吸?这些意外很可能是因为血栓所致。专家表示,血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健康人,但是由于其早期症状并不显著,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造成残疾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发病隐匿,静脉血栓的危险性不容忽视

人体血管系统是由动脉和静脉组成的血液循环系统,是我们生命的通道。如果把全身的血管一根根连接起来,全长可达到15万公里。在这些血管中,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血栓。

通俗地说,血栓就是凝结的血块。早在19世纪,德国医生和病理学家RudolfVirchow提出了“血栓形成三要素”。即血液的流速缓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以及血管的损伤,这也被称为血栓的“危险三角”。

“当血液流速缓慢时,容易损伤血管的内皮细胞,这时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就会在局部聚集,导致血液不能顺利通过,最后形成血栓。”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医生解释道。

根据血栓发生的位置不同,血栓造成的疾病和后果也相应不同。张医生介绍,其中,动脉血栓通常是心源性,由冠心病引发,是心梗、脑梗等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根源;而发生在腿部等深静脉的血栓通常被称为静脉血栓。由于发病隐匿,静脉血栓的危险性不容忽视。

“周围静脉血管中形成血栓后,血栓会从血管壁上脱落,并随着血液流动到身体其他部位,一旦进入肺部后,就会发生肺栓塞。”张医生解释道,静脉血栓通常都有足够的时间抢救,但是发生肺栓塞后,危险性和死亡率将大大上升。

有统计数据发现,欧洲国家每年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疾病的人群约为100-200例/10万,死亡人数在50万左右,而美国每年诊断为肺栓塞的患者约为65万例,死亡人数在10万-30万之间。我国国内目前尚没有确切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连开六小时车,血栓引起肺栓塞

血栓疾病的早期表现并不明显,因此非常容易被大家忽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血栓疾病无迹可循。张医生表示,因此当出现腿部疼痛、水肿、色素沉积,并且双侧肢体呈现不对称性,走路还会感到疲劳等症状时,就有血栓形成的可能。

这类患者如果能早期就诊,可大大降低血栓的危险程度。但是,张医生从目前临床实践中发现,这一阶段就诊的患者比例非常低。而一旦发展到肺栓塞阶段,就会引起呼吸困难、咳血、胸部疼痛、心慌等症状,需要马上治疗。

张医生曾接诊过一位40多岁的血栓患者。据悉,该患者从外地开车到济南,连续驾驶了六个小时,到济南后才发现右腿酸胀疼痛,并且有些水肿。以为只是过度疲劳,该患者就用热水泡脚解乏,没想到很快就感到胸闷、喘不过气,被家人送到医院急诊,被诊断为右下肢静脉血栓引发了肺栓塞。

根据静脉血栓的严重程度不同,治疗办法也有所区别,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以及手术等。“无论采用哪种治疗策略,均离不开抗凝治疗。”张医生说道,当判断存在肺栓塞风险时,可植入下腔静脉滤器,过滤血液中的血块防止其进入身体部位。而溶栓治疗主要针对高危肺栓塞患者,通过导管直接向血栓中注射溶栓药物,实现快速溶栓。

静脉血栓被称“经济舱综合征"

“很多人都以为老人才长血栓,其实现在年轻人得血栓疾病的也非常常见,静脉血栓又被形象地称为‘经济舱综合征’。”张医生表示,人们在长途飞行过程中,由于飞机的经济舱位狭窄拥挤,无法移动双脚造成小腿血流淤滞。同时机舱内空气干燥,乘客为了避免频繁起身而故意少喝水,血液更加浓稠,这些更加剧了血栓发生的风险。

但是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经济舱综合征”早已不局限发生在飞机上,办公室的白领由于紧张的工作,而导致的长时间的静坐和缺乏饮水,同样面临静脉血栓的风险。张医生告诉记者,如今已经明确的血栓高危因素包括长期卧床、长期静坐、手术创伤、恶性肿瘤等,其中包括司机、办公室白领、熬夜打游戏的人群等。

遗传对静脉血栓也有影响。张医生表示,如果基因中缺乏蛋白C和蛋白S,则可能患有“易栓症”,这也是同样做手术,有些人发生静脉血栓而其他人群没有发生的原因之一。此外,有些危险因素至今还不明确,国外正在进行血栓疾病的基因研究,伴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血栓的预防和治疗将更加精准化。

张医生提醒,日常生活中如果想预防血栓,应尽量避免长期静坐,例如在乘坐长途飞机或火车时,每隔两个小时左右可适当起身走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长途驾驶应注意在服务区停车休息,下车多活动腿脚;多喝水,从而稀释血液浓度,促进循环。

小提示

血栓疾病的早期表现并不明显,因此非常容易被大家忽视。当出现:

腿部疼痛

水肿

色素沉积

并且双侧肢体呈现不对称性,走路还会感到疲劳等症状时,就有血栓形成的可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