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相关性胃肠疾病的内涵与诊疗
2018年10月09日 203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生理性焦虑
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
它可以在人遭受挫折时出现,也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而发生,即在缺乏充分客观根据的情况下,出现某些情绪紊乱。
焦虑总是与精神打击,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上感到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难以自制,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失调。
焦虑是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比如快考试了,如果你觉得自己没复习好,就会紧张担心,这就是焦虑。这时,通常会抓紧时间复习应考,积极去做能减轻焦虑的事情。这种焦虑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也称为生理性焦虑
2.病理性焦虑,即病态的焦虑 指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下,出现内心极度不安的期待状态,伴有大祸临头的恐惧感。
表现惶惶不安、坐立不安、精神紧张。常常伴有心悸、气急、出汗、四肢发冷、震颤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和运动性坐立不安。
严重者可以表现为惊恐发作。常见于焦虑障碍。
焦虑症很常见,国外报告一般人口中发病率为4%左右,占精神科门诊的6~27%。美国估计正常人群中终身患病机率为5%,国内发病率较低,平均为7‰。战时焦虑症占战时神经症的1%。常于青年期起病,男女之比为2:3。
3.有关焦虑研究的学派与观点
S.弗洛伊德最早从心理学角度重视并探讨焦虑的问题。
他把焦虑分为客观性焦虑和神经症性焦虑。前者,是对环境中真实危险的反应,与害怕一词同义。
后者是潜意识中矛盾的结果。
学习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对焦虑问题的研究有较大影响。
有些学习理论家或行为主义者认为,
焦虑是一种获得性行为,是遵循学习的规律,并与某些情境形成联系的结果。
例如,当儿童不高兴时,偶然遇见一只狗,这种初次及以后见到狗时出现的回避行为,将会使儿童失去重新认识该情境的机会,并使其焦虑、恐惧情绪得到强化。
其后,儿童不但对真实的狗,而且对与狗有联系的客体或情境,也会因泛化作用而引起焦虑反应。
精神分析学家根据精神动力学的观点认为,焦虑是潜意识中矛盾斗争的结果,其原因和过程不为本人所认识。
弗洛伊德在其早期著作中确信,焦虑是受压抑的里比多的一种发泄方式,后来他又认为焦虑是自我和本我之间、本能欲望和现实调节之间冲突的结果。当本能的能量聚集太多,以致不能用习惯的方式应付时,就会造成精神创伤。
弗洛伊德把这时体验到的不愉快情绪状态称为焦虑。
4.焦虑的本质内涵 焦虑对自我来说,是一种信号,其真实的意义就,是提醒即将有危险来临。
自我只要察觉真实的或潜在的危险,便会引起焦虑。
在焦虑产生之后,又会动员防御机制来斗争或躲避。
以后的许多精神分析学家曾对焦虑理论加以修订,如H.S.沙利文认为,焦虑是一个人的生理需要,未能以社会许可的方式,得到满足的结果。
人们预感到不利情景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紧张、不安、恐惧、不愉快等的综合情绪体验。
焦虑伴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活动的变化。表现为血液内肾上腺素浓度增加、心悸、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肌张力降低、皮肤苍白、失眠、尿频、腹泻,等等。
5.焦虑分类:
①状态性焦虑 由于某一种情境而引起的焦虑。情境改变时,焦虑随之消失。
但有时某种情境很特殊,产生的焦虑十分强烈,有可能产生短暂的人格变化。
②特质性焦虑。
由于一个人的人格特点与众不同,在相同的情境中,其情绪反应的频度和强度也与众不同。
例如,在与陌生人相处的时候,有的人就会出现这种特质性焦虑。
6.焦虑症
焦虑是人们对情境中的一些特殊刺激,而产生的正常心理反应,只是每个人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或程度不同。
只有当焦虑原因不存在或不明显,焦虑症状很突出而其他症状不突出,焦虑的持续时间及程度均超过一定的范围,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时,才可以认为患了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
1)产生焦虑症的原因
主要有:
①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影响与生理因素;
②心理因素,如认知、情绪等;
③社会因素,如城市过密、居住空间拥挤、环境污染、紧张、工作压力过大等。
2)生理变化与焦虑反应
焦虑状态通常伴有生理变化,主要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亢进。
由于焦虑程度的严重性不同以及个体间的差异,致使这种变化因人而异,但仍有其一致性。
它在交感神经系统方面的表现有,心跳加速、血压上升、皮肤苍白、手心出汗、口干舌燥和呼吸变深等。
在副交感神经方面的表现有,尿意频繁或小便次数增加,恶心、呕吐或腹泻,甚至大小便失禁。
严重的焦虑时,可见肌张力增高,出现刻板动作,消化不良或食欲减退以及睡眠障碍。
对客观上具有威胁或危险的刺激产生相应的焦虑反应,是一种正常的适应方式,一般人可以增强信心或懂得如何战胜它而获得解脱。
缺乏明显的客观原因而内心却极度不安,并伴有大祸临头、惶恐紧张的焦虑,是适应性不良的病态行为。
严重而持续的焦虑反应,除有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亢进等表现外,还有注意集中困难、联想和记忆力减弱、工作效率降低、社会活动能力下降和性行为能力减退等。
病态性焦虑多见于各种焦虑症。
焦虑反应多见于更年期忧郁症,也见于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
焦虑还可由非病理心理情况引起,例如维生素B1的严重缺乏、低血糖综合征和边缘叶病变等引起。
中医对焦虑症病机的认识
? 正如《灵枢·大惑论》所云:“卫气不得人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灵枢·邪客篇》指出:“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行于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不瞑。”可见,阴阳失调是焦虑症的关键所在。中医治疗焦虑症有几千年的历史,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均有相关药物及配方记载清心调神剂从整体上进行治疗。
7.焦虑与恐惧
焦虑是一种怎样的状态,这种情绪对人来说有什么意义?
它和恐惧感、强迫行为都非常相关,这是一种怎样的状态?这种情绪对人来说有哪些意义?
从对焦虑的研究来看,区分焦虑和恐惧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最早的进行区分的是卡伦·霍妮,在《我们时代的精神症人格》当中做的区分。
她认为,对不确定未来的“合理的”畏惧称为恐惧。而“不合理”的畏惧称为焦虑。
作为后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她以焦虑和为了对抗焦虑而产生的防卫机制为框架,分析了大量的精神症表现。
8.焦虑对行为决策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焦虑降低人的耐心。有一部分研究认为,低收入群体对未来耐心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活在焦虑中。
在经济学中,风险厌恶程度或者是风险承受能力和耐心,是两个独立的人格或者心理变量。
焦虑使人更看重现在。焦虑使人更厌恶不确定性。
2)焦虑的状态下,更倾向于选择悲观的结果。当代的经济学家已经认可,当有关风险的概率分布未知时,人们是用一族概率来做决策。越是焦虑的人,对那一族概率中最悲观的那一个,越看重。
与此相关的发现是,当人处在焦虑状态中时,人们倾向于用悲观的方式解读信息,比如等待高考成绩的时候,越焦虑的考生越倾向于怀疑自己的估分过度乐观了。
焦虑对行为还有一些其它影响,比如焦虑会提高,人们处理负面信息的速度,但是会降低,人们处理效价中性信息时的速度。
9.焦虑与胃肠疾病
胃肠病是指具有腹胀、腹痛、腹泻及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在普通人群的发生率达到23.5%~74%。
在胃肠门诊中,约42%~61%胃肠病患者存在心理障碍,常表现为:
焦虑障碍:惊恐、广泛性焦虑
抑郁障碍:情绪低落、心境恶劣
躯体形式障碍:疑病障碍等,
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0.功能性胃肠病发病原因
本病症状发作或加重,均与情绪紧张有关。
焦虑、抑郁、激动、恐惧等情绪不安因素刺激机体,影响了植物神经功能,从而引起结肠和小肠的运动功能改变及分泌功能的失调。
1)遗传因素
肠易激综合症有明显的家族集聚倾向。国外33%的患者有家族史,国内也类似。
2)感染因素
约1/4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的症状,起自胃肠炎、痢疾或其它直接影响胃肠功能的疾病。
各种细菌、病毒感染因素,可引起肠粘膜下巨噬细胞或者其它炎性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从而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而发生肠易激综合症。
3)饮食因素
食物本身不会引起肠易激综合症。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可因乳糖酶缺乏,发生乳糖类消化不良。很多病人可因进食或某些食物不耐受,致使肠蠕动功能紊乱而发病。
4)神经和内分泌因素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症与胆碱能神经异常有关。
腹泻型则与肾上腺能神经异常有关。
更主要的是本病与内分泌激素如血管活性肠肽(VIP)、胆囊收缩素(CCK)、P物质(SP)、生长抑素(SS)、胃动素(MOT)及5-羟色胺(5-HT)等含量异常有密切联系。
11.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治疗
对有心理障碍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治疗原则是:
对病情较轻者,应立足于调整心态、改变生活方式,必要时可加用胃肠道调节药物,辅以认知疗法等心理调节治疗。
对重度患者,一方面需积极调整胃肠运动和感觉功能,同时需选择心理认知、行为治疗以及放松、催眠、生物反馈治疗等,必要时加用抗焦虑、抑郁药物。
患者主要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多数患者伴有焦虑、失眠、健忘、神经过敏、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
不同的功能性胃肠病,临床表现也不同。
病人往往表现有一种或几种消化道症状:
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主要有上腹痛和不适、上腹胀满、早饱、恶心等。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常以伴有大便次数、性状异常的,腹部不适或腹痛为主要症状。
而功能性便秘的表现主要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排便未尽感等症状。
功能性胃肠病发病年龄,多在 20~50岁间,病程缓慢,常常受情绪、饮食等因素影响。
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一般累计须在 12周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诊断功能性胃肠病必须排除消化性溃疡、胃肠道肿瘤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