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如何诊断足癣?

2021年08月19日 778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足癣俗称“脚气”,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由真菌感染所致的皮肤病,大家都非常熟悉。但事实上,这种“熟悉”可能只是一知半解,容易导致“乱投医”,导致疾病迁延不愈、病情反复、甚至并发其它疾病。此外,“脚气”虽然是常见病,但很多时候也不是“一看便知”,也需要和很多同样发生在足部的疾病进行鉴别。

那么,专业医生是如何诊断这个疾病的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个过程。

首先,医生要进行仔细的病史询问和皮疹观察,这是诊断“脚气”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脚气”的皮肤表现多种多样,可以表现为足趾间的皮肤变软、变白,糜烂、破溃,足底的水疱、脱皮,足跟皮肤粗糙角化、皲裂变硬等。就患者的自我感受而言,可能有剧烈瘙痒、可能有疼痛,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同时,对于一些病程长、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过的“脚气”患者,他们的临床表现可能更不典型。

医生在接诊怀疑为足癣的患者时,会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是否有易感染足癣的危险因素;并观察皮疹的改变,有些皮损有较强的特征性。

其次,医生还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来查找真菌。

许多疾病可以与“脚气”的表现相似、而影响医生的诊断,因此,对于临床上表现不典型、怀疑足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医生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利器”,那就是实验室检查,来查找真菌。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将为您揭下它们神秘的面纱。

真菌直接镜检

简而言之,就是在患病的皮肤表面刮取皮屑,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做成显微镜切片,在显微镜下寻找真菌的结构。这是最常用的查找真菌的方法,没有创伤,操作简单,结果立等可取,所以目前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

真菌镜检阴性,就能排除足癣的诊断吗?其实不然,真菌镜检的阳性率受到足癣类型、得病时间长短和用药的影响,医生会综合考虑,必要时还会借助真菌培养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真菌培养是另一种临床检验方法,大家可能有点陌生。这是通过刮取病变部位的皮屑,接种于适合皮肤癣菌生长的培养基上,通过一定温度、一定湿度、以及一定时间的培养,看是否有致病真菌生长。

对于一般的足癣病例,通过真菌直接镜检,往往即可协助诊断;而对于某些诊断或者治疗有困难的真菌感染病例,医生有时候需要做真菌培养。

真菌培养与真菌镜检有互相补充的作用,培养的阳性率比常规真菌镜检法要高一些,可能检出镜检没有看到的真菌,并且能够同时明确致病的真菌种类、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更有利于药物选择。

但是这种检查方法往往需要一段时间,一般2-4周。对于一些治疗困难的病例,医生一般会要求患者停用抗真菌药物一周以后,再行真菌培养,因为抗真菌药物的使用会干扰检验结果。

综上所述,临床医生通过询问病史、观察皮疹表现,必要时参照真菌镜检和培养等辅助检查的结果,通常能准确地诊断足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