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手术后 警惕脑脊液鼻漏和颅内感染

2018年10月30日 276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有的垂体瘤患者手术后老觉得鼻子有液体流出,还以为是在流鼻涕,其实,这有可能是发生了脑脊液鼻漏。

脑脊液由侧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脑脊液能够营养脑细胞,运走脑组织的代谢产物,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并缓冲脑组织和脊髓的压力,有着保护和支持脑组织、脊髓的作用。(见下图)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郭宏川

手术切除垂体瘤的过程中,如果垂体上方的蛛网膜层鞍隔破损脑脊液会从瘘口顺着鼻腔流出,导致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需要及时手术修补。一般是取自体组织,比如鼻中隔的粘膜,补到瘘口位置。出现脑脊液鼻漏的情况比较少,如果出现,一定要及时修补。

如果修补不及时,颅腔通过鼻腔与外界相通,一定会发生颅内感染。出现颅内感染时,一方面要立即修补漏口,防止感染进一步加重;另一方面还要使用抗生素。但是由于血脑屏障的保护,一般的抗生素很难进入蛛网膜下腔起到有效作用。所以,病人需要进行腰穿或者腰大池引流,将部分被感染的脑脊液放出,然后鞘内注入抗生素,一方面保证脑脊液的正常压力和循环,另一方面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见下图)

当然,颅内感染并不一定都是由于脑脊液鼻漏导致的,还有可能是手术操作时间过长导致的,因此要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注意保护鞍隔,避免颅内感染。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发生脑积水、颅内出血等问题。一般来说,使用内镜切除垂体瘤,出现这些并发症的情况非常少。

当然,有的患者术后虽然不会流清水一样的“鼻涕”,但是会出现鼻炎或者嗅觉不灵敏。这是由于经鼻的内镜手术,以鼻腔为手术通道,操作中会对鼻腔粘膜产生一定的刺激,术后如果鼻粘膜过度修复、增厚,就容易导致鼻炎或者嗅觉不灵敏。不用太担心,这种情况找耳鼻喉科医生喷一定量的激素就可以缓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