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耳畸形再造手术的选择与风险-八大处整形于晓波医生
2018年07月05日 863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小耳畸形再造手术的事儿。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科于晓波
治疗方法的选择:由简单到复杂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继唇、腭裂之后最为常见的面部畸形,也是导致面部不对称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发病率在我国达到万分之1.4。先天性小耳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和心理健康,。
小耳畸形发病往往从轻到重,均为先天性的,按照畸形严重程度不同,一般分为Ⅰ度:耳廓各部分尚可辨认,有小耳甲腔和耳道口,轮廓较小,耳道内面常为盲端。Ⅱ度:耳廓大部分结构无法辨认,残耳不规则,呈菜花状、舟状或蜡肠状等,外耳道闭锁。Ⅲ度:残耳仅为小的皮赘或呈小丘状,或仅有异位耳垂。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整形美容中心胡葵葵耳廓完全没有发育,局部没有任何痕迹的称无耳症,极为罕见。因此,治疗方法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的选择的。保守支架矫正、简单的畸形修复手术、外耳再造术是治疗不同程度小耳畸形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
说到需要哪类手术,这是一个相当专业的话题,我曾经查阅大量文献,基本国内外中英文文献看了个遍,要具体一一道来每种方法的利弊恐怕三天三夜也不够。所以,这里我只想从大家常遇到的问题通俗易懂的说一下。
保守矫正器能够矫正,拒绝再造
首先,轻度的耳廓畸形新生儿就可以发现,一般应用矫正器可以有很大的改善,往往可以避免以后手术带来的麻烦,如果是杯状耳,耳廓畸形程度比较轻度大体轮廓都有的耳畸形,甚至隐耳畸形,都可以通过矫正器治疗,治疗的原则是越早越好,一般出生3个月内的效果最佳,1年后因为耳廓软骨定型往往效果不理想,所以这种应该尽早到北京八大处整形医院七科佩戴矫正器治疗。
在这里,我需要说明一下,并不是所有的小耳都适合矫正器。
我们知道,园艺师在一棵花木很小的时候就进行造型矫正,旧时代女孩子裹脚也是小时候,越早脚会越小。这种道理也适合用小耳畸形,一般我们矫正越早,效果越理想,畸形的耳朵越接近正常耳朵,效果也越好。如果保守矫正不好,可以选择小手术修复一下。
人体当然有一定的自身修复能力,我们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通过无创的方法,经济时间花费少,孩子痛苦少,免挨一刀,可以避免再造之苦。
畸形程度、心理障碍风险>手术风险,手术吧
下面咱们谈谈手术。保守治疗不奏效了,就要涉及到手术的问题了。一些极端的情况,比如畸形严重到严重影响社交升学就业了,不用说,谁都知道必须手术了。但如果没有这么严重的时候,到底选择何时手术呢,选择什么方法呢?这的确是令大多数患者犹豫的事情。
所有正常人都惧怕手术,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手术有风险,有痛苦,花费大,需要人照顾,还得耽误工作,这些都是要考虑的事情。也正是这些事情左右着病人的抉择。同样,手术风险医师也要和大家一起承担,病人一旦出现意外,医师也要负责换药,修复手术,经济损失,甚至面临上法庭,严重还有失去从业资格的风险。
对于目前的手术再造方法,目前来说常见的就是肋软骨再造,其次还有高密度聚乙烯材料(medpor支架),实际就是高密度多孔塑料。其他比如硅胶、膨体等基本已被医生淘汰。
目前美国整形医师协会已经进行过调查,基本选择肋软骨再造的整形医生为90%以上,国内外均是如此比例,选择人工材料的很少,因为人工材料虽然发展了三十余年,远期随访外露率一直很高,一旦外露容易感染,往往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感染控制不了就必须把材料取出。耳再造就宣告失败了。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材料兴起以后,医生很多尝试材料者,最后权衡利弊,国际主流九成以上的医生还是选择肋软骨再造外耳,毕竟自体的有血有肉,感觉和正常的耳朵基本没有差别,做完手术就完全恢复正常人生活了,不用一直担惊受怕支架万一哪天外露,还得给病人修补,面临医疗诉讼的窘境。
我这里提醒一下要面临手术抉择的病人,除了想到手术的这些不利因素的同时,也需要考虑一下自己疾病的情况。
病人往往是惧怕手术要多于疾病。我们可以设想有一个天枰,我们把手术的不利因素和您的病痛或疾病的危险做个比较,如果疾病的痛苦和危险远远大于手术的危险,那么就不要犹豫地选择手术。相反,就不要手术。
同理,医生选择某种治疗方式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同样往往也是从患者安全考虑和医生本身的职业风险考虑,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国际主流医生还是选择肋软骨,肋软骨手术需要众多助手配合,需要助手去取软骨,如果助手不熟练,还有气胸的风险。大家可以想象为什么绝大多数医生宁愿甘愿冒着患者气胸的风险,还是选择自体肋软骨再造。而材料耳再造价格昂贵,医生还有经济利益,而手术往往一个医生就可以完成。难度两者不可同日而语。而材料已经发展三十多年了,为什么一直没有成为主流术式,而材料和肋骨技术在国内的引进发展基本是同一时间的。大家可以自己仔细想想,便会想明白医生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
手术风险有多大?比多数病人想象的低
手术的痛苦和风险到底有多大呢?我是外科医生,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手术,但我从内心觉得,外科手术是一门残缺的艺术。为什么这么说呢?
比如小朋友有小耳畸形,我们手术并不是让他拥有一个完全正常的外耳,而是尽量找到一个合适的替代方案,能够让他尽量恢复正常生活。肋软骨再造外耳不是百分百的重塑外耳,真能做到完全正常的外耳,我们医生就成了上帝,成了神了。为了塑造这个不完美的外耳,我们还要牺牲几根肋软骨,有时还需要牺牲一些正常的功能,比如正常耳的折叠功能。因此说,对于不能接受这些风险的朋友,急迫的进行手术肯定不是首要的选择。
对于先天畸形,理论上讲,矫正时的年龄越小越好,因为年龄越小对小孩的心理健康成长越有好处。但是对于先天性小耳畸形外耳再造来说,手术的最佳年龄在6~14岁左右。因为第一、耳廓生长有自身的特点,6岁时耳廓大小已达到成人的85%,12岁以后几乎停止生长,因此6岁后完全可以参照健侧耳廓的大小和形状进行耳再造,一般是比对侧略大,因为再造耳一般长得慢些。第二、小孩耳再造采用自体肋软骨,需要小孩身高达到120cm以上才有足够的肋软骨进行耳支架雕刻,一般小孩6岁左右已有120cm的身高,年龄太小,身高不足120cm,肋软骨的量不够,年龄越大,肋软骨弹性逐渐下降或钙化,而不利于耳支架成形。因此说手术的最佳年龄在6~14岁左右。当然不是绝对的,我们做过大量的手术发现,20多岁的青年的肋软骨的弹性也还是非常好的。有一些个例,甚至我们做过60多岁的患者,尽管严重钙化,但是还是能够塑造外形让患者满意的外耳。
手术是有风险的,这些风险由多大呢?很难给出个确切的数字,但是肯定比大多数病人想象的低。这些风险我曾详细的介绍给大家,以后也会逐一解释。
许多病人问,医生,我做肋软骨手术会受罪吗?全麻会傻吗?做出的耳朵会完全一样吗?我想反问,如果一个手术做下来10人就出现一两个手术后的傻子,这还能称之为是常规主流治疗方法吗,还能成为教科书内容吗?还能成为临床诊疗常规吗?手术的目的肯定是想解决问题,风险毕竟是少数。疼痛?麻醉师都是吃干饭的吗?术后一两天的疼痛和术后一辈子担心的外露,两者相比哪个更重要?一旦外露,你准备好时间、精力、勇气重新面对完全失败的结果吗?做出一样的耳朵?造物主赐给你这个孩子,都没有给你制造好,医生还能比神更厉害吗?
问问自己要选择什么方法?什么手术?以后怎么选择?
那好了,下面大家需要权衡一下了。想想自己的选择给自己带来的收益,和风险可能造成暂时和终身的痛苦,再想想手术的痛苦。将两者放在天枰下称一称。
举个例子,术后出现疼痛的情况,这些病人往往是术后半年内胸部感觉运动时略有疼痛感,再造耳僵硬感,结果抱怨医生推荐的手术的选择。这时我往往会问,您什么运动觉得疼呢?这个疼痛非常影响您的生活质量吗?术后几年后还有这些问题吗?扩张注水花费时间,那么为什么手术费一样,还有那么多医生选择费心费力的给您注水,一个花费两周和花费三个月相比,换来的是一个臃肿和一个纤细漂亮的耳朵,手术后还有一辈子的时间供您自由支配,为什么不舍得给出这么点时间给自己的一生做出谨慎合理的选择呢?当然了,耳后皮肤松薄发际高的患者,直埋也有很多理想的外形,大家为什么不看看正面耳朵两边的高度一样吗,胸廓畸形的发生率一样吗?要知道直埋不垫高就要4根软骨,还是10岁以上的大孩子。而注水后皮肤松弛纤薄,能够充分显露细节,所以6-12岁往往3根足够,12到18青春期往往2-3根,成人往往1-2根肋软骨,根本不影响正常时候?大家可以想象,为什么国内的医生大多甘愿注水的麻烦还是选择注水?而不选择简单的直埋?难道他们就只会学会复杂难度高的手术?简单的技术就学不会?
如果是一个对外形要求不高,或是对各种风险很熟悉,以后做好了应对风险的准备的患者或者患者父母,那我就尊重病人的选择,即便是不手术,只要心理足够强大,也可以很好的应对社会,毕竟这个手术不是救命的急迫的手术。
所以,权衡起来,我觉得选择哪种手术,如果不知道就选择信任大多数专家医生的意见,选择一位手术成熟,技术高超,名声在外,成功案例多的医生,因为这些意味着大量的经验,要知道医学实际一直是一门经验科学。因为一旦手术失败,这个病人带来的痛苦、不便、造成生活质量的低下远远大于手术的痛苦和风险。
大多数的情况都可以套用这个例子。当然,关于具体的疾病的危险程度以及手术的风险需要具体的分析,需要和您的医生一起探讨。我在这里就是笼统地说个通俗的道理供大家参考。
选择什么方法,哪位医生?您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