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没那么简单

2018年10月05日 8197人阅读


医生说,试管婴儿不像你说的那简单;

患者说,做试管,对我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一、试管婴儿,做与不做,不简单

当一对不孕症夫妇站在试管婴儿的起跑线上时,大多已在求医问诊的路上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经历了困惑,检查,诊断,治疗的种种过程。在做与不做的选择中,我认为,患者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充分考虑:

1、与医生沟通:

(1)为什么做,非做不可吗,还有其他选择吗?

(2)获益与风险

2、经济准备

(1)一个周期的费用

(2)N个周期的费用

3、思想准备

(1)了解就医的程序

(2)了解一个治疗周期的程序

最后,请自问:我是否已经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我是否需要?”“我还有别的选择吗?”这里提出的是一个指证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生殖医生不是“试管”医生。并不是不孕不育的人都需要做试管婴儿。一个治疗建议的产生,都是经过了医患双方的充分沟通后做出的。医生会根据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卵巢储备功能、既往生育史、手术史、输卵管病变程度、精液情况、是否合并其他不孕原因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治疗方案,同时也要考虑经济因素。

治疗方案一般遵循技术难度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当你明白了你为是么需要做试管婴儿,并接受了医生的建议时,你就可以在医护人员的安排下进入试管婴儿的治疗程序了。

二、理性对待试管婴儿,不简单

理性看待试管婴儿,我们需要知道,这一技术即不是不孕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也不是可以解决任何问题的灵丹妙药。做试管也要有适应症。

如果试管婴儿是条大船,想上船的,正在登船的和已经在船上的人们,在对航程充满希望的同时,应保持理性思考,理解他的能与不能,即期待他的成功,也要接受他的无奈。摒弃那些不靠谱的想法,诸如:

(1)想尽快怀孕

(2)害怕宫外孕

(3)流产流怕了

(4)性别选择

(5)想要双胞胎

(6)想要个健康的孩子

(7)工作忙,没工夫自己怀,等等等等。

我想说的是:这还真不是“不差钱”就能做到的事。以上诸多想法确实属“多快好省”的范畴,但事实是医学科学还没有到达“随心所欲”的地步。 不符合适应症的盲目,过度治疗除了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伤害外,还会对“患者”的心理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进入治疗程序怎样配合医生,不简单

这一阶段更应注重医患间的沟通。在你做出接受试管婴儿的决定时,眼睛是向前看,看的是成功的希望;那在进入试管婴儿程序后,应该把眼光收回到脚下,做好医患间的互动与配合。

在做试管婴儿过程中,每个生殖中心都有严格程序。包括:

就拿我院为例,对试管婴儿过程中的每个节点都给与了重点关注。

(1)各项医嘱的执行时间,具体地点;

(2)医嘱单上都有留白,供患者记录重要情况;

(3)各个重要节点都会集中当事患者开会,或个别谈话,进行重点解释说明,使患者知情同意。

(4)取卵前后、胚胎移植后的注意事项,都有纸质说明发到患者手中。

(5)关于胚胎的情况,有特殊问题时,会个别通知。

(6)胚胎移植的个数,剩余胚胎的去向,会及时向患者交待。

(7)如当时不能告知,会告诉患者等电话通知,或通过什么途径进行查询。

(8)胚胎移植后有严格的随访制度。

四、面对成功与失败,怎样调整心态,不简单

“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一般情况下,一对正常育龄夫妻每月的自然妊娠机率不超过25%左右。通俗一点,就是说每对夫妇不是每个月想要小宝宝都能得到的。同样“试管婴儿”也不是每个治疗周期都会成功。试管婴儿不可能做到100%的成功率。在我国,常规体外授精与胚胎移值的成功率已由早期的20%左右提高到50%-60%,达到世界水平。针对每一对不孕夫妇来说,不做成功率是零,做就有成功的希望。

面对成功与失败,患者的心情如过山车般起伏,不可能没有心理压力。这种压力的产生,既有治疗中产生的困惑;也有经济上的不堪重负,既有对治疗结果的期待恐惧,也有对路在何方的茫然无措。

目前各大生殖中心都有针对患者负性心理的相关课程,为不孕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包括心理专家门诊、创建报刊杂志专栏、组织患者互帮互助俱乐部、电话或网络提供有关咨询信息等。

除此之外,心理自救是保持良好的心态的积极态度。自我调整、夫妻间的交流、好友间的倾诉、医患间的沟通等都是调整心态的好方法。

心理学家认为,恐惧相对于其它负性心理来说是比较容易治疗的心理症状。怎样应对,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接受自己的情绪而不否定和排斥它;二是理解自己的情绪。也可简单的理解为既来之,则安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