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微小癌不必“斩尽杀绝”
2020年04月21日 1635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作者:谭嘉 来源:健康报
甲状腺癌不能一切了之
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甲状腺肿瘤学术大会上,不少医生不约而同地提到,现在甲状腺癌患者越来越多。甲状腺癌患者数量为何呈激增之势?甲状腺癌治疗应遵循什么原则?与会专家就此进行了探讨。
“我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2013年全年手术接近3700例,与上世纪90年代每年200余例相比,上升了10余倍。而今年1月~9月,甲状腺癌手术例数已经与去年全年例数持平。”会上,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肿瘤医院副院长高明教授的一席话引起大家的共鸣。
专家指出,2000年以前,我国发病率前20位的女性恶性肿瘤中没有甲状腺癌,而在2010年,甲状腺癌已升至女性恶性肿瘤第8位。
在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甲状腺癌发病率已从20年前的第13位,上升到2010年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5位。在韩国,甲状腺癌发病率已经超过乳腺癌,排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1位。
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目前尚难确定,在种种可能诱因中,最被我国公众关注的是甲状腺癌发病率激增是否与食盐加碘有关。
对此,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关海霞表示,目前还缺乏足够证据证明二者之间存在直接关联,公众无需过度恐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唐平章教授也表示,碘盐与甲状腺癌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需要更为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
专家呼吁,面对当前甲状腺癌发病率不断升高的严峻态势,我国应加强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及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同时,要向公众普及甲状腺癌防治知识。
■微小癌不必“斩尽杀绝”
“我们接诊的甲状腺癌患者中,超过90%是微小甲状腺癌,大部分患者是在体检中偶然发现的,而过去不少患者是出现颈部包块、声音嘶哑、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才来就诊。”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主任程若川指出,检查技术的进步使大量以前难以发现的微小甲状腺癌能够被及时检出,为早诊早治赢得时间,但有时也很困惑:是不是所有微小癌都需要手术?
目前,国际上对于肿瘤小于1厘米的微小癌治疗尚存在分歧。欧美和我国现行临床指南主张积极手术,而日本在2006年版的临床指南中则提出,对于肿瘤危险分层处于低危水平的微小癌患者不推荐手术,而是建议密切观察。日本也有长达20年~30年的追踪随访研究,为这一治疗方案提供科学证据。据专家介绍,日本的相关研究发现有望被其他国家采纳。
与会专家指出,对于微小癌的治疗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全都一切了之。对于部分低危风险患者,应持更为谨慎的态度,密切观察、保守治疗。
高明提出,医生应当根据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建议,如单发孤立结节、无家族史及放射线接触史、无转移的患者,可以密切观察,根据病情进行局部切除;对于单侧多发或双侧多发、有家族史及放射线接触史的患者,则建议进行全甲状腺切除。
“大多数甲状腺癌恶性程度较低,患者应理性看待微小癌,重视但不必畏惧。”程若川说,有时医生建议患者暂不手术,密切观察、保守治疗,但患者担心病情恶化,强烈要求手术治疗,医生也很为难。
“未来我们还将面临更多的微小癌患者。”高明指出,利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基因诊断细化其危险分层,制订更加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开展前瞻性研究,为低危风险微小癌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提供更充分的科学证据,是微小癌诊疗未来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