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不能服用的药物及解救办法

2020年05月26日 823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抗菌药物: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拉氧头孢、头孢美唑、头孢孟多、头孢甲肟、头孢替安以及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等

临床表现:
  可引起双硫醒样反应即戒酒硫样反应,表现为用药后饮酒出现四肢无力、软弱、嗜睡、眩晕、幻觉、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全身潮红、虚脱、惊厥、甚至血压下降、呼吸抑制、休克等反应。

治疗:
    一旦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应及时停药和停用含乙醇制品,轻者可自行缓解,较重者需吸氧及对症治疗。
    治疗上可洗胃,减少乙醇吸收,静注地塞米松或肌注纳洛酮等对症处理,静脉输葡萄糖液、维生素C等进行护肝治疗,促进乙醇代谢和排泄。心绞痛患者需改善冠脉循环,血压下降者可应用升压药,数小时内可缓解。

    ①患者就诊后边抢救边询问病史,立即使患者取平卧位、吸氧、测生命体征并记录。
    ②对休克的患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充晶体液,必要时给予多巴胺等升压药,积极治疗以缩短低血压期。
    ③对原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同时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
    ④对确诊为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也应作心电图、血常规、电解质检查,以排除多种疾病共存而延误治疗。
    ⑤因起病突然,症状明显,患者及家属均有紧张、恐惧心理。护士应安慰患者,劝慰家属,向其说明病因,介绍成功的病例,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⑥治疗起效快、疗程短,4h~12h症状逐渐缓解。

预防:
  患者在使用以上药物前2日应禁酒,且用药后1周要避免饮酒以及服用含有乙醇的饮料和药品。
  另外,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等也可引起上述反应

(2)吗啡:乙醇同吗啡合用会产生协同作用。
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中毒症状类似吗啡中毒症状,如眩晕、恶心、呕吐、便秘、呼吸抑制、尿少、排尿困难、胆道压力升高甚至胆绞痛、直立性低血压和免疫抑制,甚至死亡。
治疗:1、复苏治疗: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纠正代谢紊乱
      2、清除毒物:催吐、洗胃、活性炭吸附
      3、解毒药:纳洛酮、纳美芬、烯丙吗啡、左洛啡烷、纳曲酮
      4、对症治疗措施:降温、抗惊厥、应用肌肉松弛药物、严重营养不良者给予营        养支持。
预防:加强对麻醉镇痛药和精神药品管理,注意用药剂量,使用后避免饮酒。




(3)镇静催眠药: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三 唑仑、巴比妥类及水合氯醛等镇静催眠药,
临床表现:与乙醇合用时会引起嗜睡、精神恍惚、昏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治疗:
    1、维持昏迷患者重要器官功能、维持血压、心脏监护、促进意识恢复  
    2、清除毒物:洗胃、碱化尿液与利尿、活性炭、血液净化
    3、特效解毒疗法,如苯二氮卓类中毒用氟马西尼
    4、对症治疗




(4)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等,
临床表现:如果服用该类药物时大量饮酒,可使胃肠道黏膜受到药物和乙醇的双重刺激,甚至引起消化道溃疡或出血。






(5)降糖药:格列苯脲、二甲双胍、胰岛素等
服药期间大量饮酒可引起头昏、心慌、出冷汗、手发抖等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可发生低血糖昏迷。



(6)抗癫痫药

临床表现:长期饮酒可降低苯妥英钠的浓度和疗效,但服药同时大量饮酒可增加血药浓度,服用丙戊酸钠期间饮酒,可增强中枢抑制作用。



(7)抗心绞痛药: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及硝苯地平等药物
临床表现:在服药期间饮酒可引起血管过度扩张,导致剧烈头痛、血压骤降甚至休克。

(8)降血压药:硝苯地平、肼苯达嗪、地巴唑等
临床表现:与酒同服,很容易出现低血压。



(9)抗过敏药:苯海拉明、氯苯那敏、赛更啶等
临床表现:与酒同服,可引起嗜睡、精神恍惚、昏迷。


(10)止血药和抗凝血药
作用机制:乙醇可以抑制凝血因子,对抗止血药物的作用,使止血药的作用降低。



(11)利尿药:呋塞米、氢氯噻嗪等
临床表现:乙醇也有扩张血管作用,服用利尿药的同时饮酒,可能出现头晕、直立性虚脱等症状。
治疗:停止乙醇摄入,病人平躺,检测血压,必要时泵入去甲肾上腺素



(12)抗抑郁药:服用丙咪嗪和多塞平等
临床表现:抗抑郁药期间饮酒,可产生中枢镇定作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