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你所不熟知的“瘢痕”——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2018年09月13日 380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DFSP)是一种纤维母细胞来源的低级别软组织肉瘤。发病率约为每年十万分之一,收录于世界七千余种罕见病名录中。尽管罕见,但却是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青壮年(20-50岁)多见,最小的发生于婴幼儿,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表现】
①好发部位:躯干>四肢近端>头颈部,罕见于女性外阴、乳腺。
②主要症状:大多数病例中,肿瘤呈缓慢、持续性生长,病史较长,常持续数年。临床主要表现取决于疾病所处阶段。病变初期通常表现为质硬的皮肤增厚的结节状硬斑,周围呈红色或蓝色。此无痛性皮肤肿块可缓慢生长或长期保持不变,最终进入快速生长期并出现单个或多个融合的坚硬结节,因此仅在进展充分的病变才表现出经典的“隆突样”外观。
皮损特点缺乏特异性,因而易误诊。文献报道误诊率高达52.2%-87.3%。常误诊为病理性瘢痕、皮肤血管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皮脂腺囊肿等。
③特征:该病复发常见,有文献报道手术切除后复发率可高达50%-70%。部分患者多次复发,复发次数多者可达十余次。而且随复发次数增多、复发间隔缩短、肿瘤恶性程度增加、侵袭性明显增强。有个别病例甚至转化为真正恶性的纤维肉瘤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远处转移罕见,转移率仅为1.7%-5%,且转移病例多为多次复发患者。可经血液转移,多数转移至肺。一般不发生淋巴结转移。
【诊断】
①影像学:肿瘤呈高度不规则的形状,且伴许多蟹足样生长。
②病理:肿瘤由形态相当一致的梭形细胞组成,呈特征性轮辐状或席纹状排列,无明显特异性,异型性小。病变位于真皮内,弥漫地不规则地向皮下脂肪侵袭,典型者呈花边样或呈与表皮平行的分支状的细胞束。
③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34多呈弥漫阳性,而凝血因子XIIIa阴性。
常见酶标一般显示为:Vim(+)、S100(-)、SMA(-)、MSA(-)、DES(-)、EMA(-)等。
④细胞遗传学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可检测到80-90%的DFSP中存在染色体易位t(17;22)或额外环装染色体。目前的研究认为17号染色体上的I型A1胶原基因(Collagen,type I,alpha 1,COL1A1)与22号染色体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B-chain gene,PDGFB)形成的COL1A1-PDGFB融合基因是导致该肿瘤发病的重要分子机制。环状染色体主要见于成人患者,而染色体易位见于儿童患者。
【治疗】
①手术治疗:外科手术为目前DFSP治疗首选,扩大切除和Mohs法都可以有效降低DFSP复发率。目前九院采用多学科联合会诊配合精准诊疗策略:术前多模态影像重建,指导术中切除;术中采用Mohs显微描记外科手术,确保无肿瘤细胞残留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正常组织。可以有效地降低复发率,减少患者损伤。
②放疗:放疗多被用于手术辅助手段。首选于术后切缘不干净且没法进一步切除的情况。如果不能接受手术,且之前没尝试过放疗,放疗可被单一使用。
③化疗:COL1A1-PDGFB融合基因阳性的DFSP患者,可在多学科会诊的联合诊疗下,考虑使用伊马替尼。
【预后】一般认为预后良好,很少发生转移,5年和10年生存率高。但是如果早期治疗不及时、切除不彻底,常产生高复发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讨论】
由于DFSP属于罕见病,大众以及医疗工作者都缺乏认识和警觉,加之皮损缺乏特异性,因此在病程初期往往非常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错过最佳诊疗时期。随着DFSP呈进行性的增大,才逐渐引起患者的重视,再次就诊。但由于大部分皮损类似于疤痕,常被误诊为病理性瘢痕,并纳入瘢痕的诊疗流程,如瘢痕针(含抗肿瘤药物)、放疗等治疗。由于此类治疗对肿瘤细胞也有一定程度的减瘤效果,因此在治疗初期也存在一定疗效。但后期抗疤治疗将无效,DFSP肿瘤体积仍持续缓慢增大。此时接诊的医生,常会采取活检或诊断性切除治疗等,通过病理学金标准,才得以明确诊断。
但由于DFSP肿瘤高度不规则的形状伴许多延长蟹足的影像学特点,此时肿瘤体积较大、浸润范围较广,手术切除治疗创伤较大、修复重建有一定难度,且仍然存在肿瘤细胞残留引起的复发问题。
因此,提高大众及医务工作者对DFSP的认识与了解,减少对DFSP漏诊、误诊,对DFSP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DFSP的预后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陈医生建议】
如果出现持久不消退的肿物,请及时医院就诊。
就诊时间:周二上午,皮肤肿瘤专病门诊(制造局路639号南院十号楼三楼皮肤科五诊室)
本文系陈骏医生授权微医(www.guahao.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