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让妈妈过度忧虑的育儿问题-发热

2014年11月28日 733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4、第一次发高烧,想了任何办法还是发烧,怎么办?

       如果你的小孩在5个月到2周岁之间,出生都正常,平时营养也好,没什么生病,第一次出现发高烧,温度在39度以上,可能你要手忙脚乱,全家人都要鸡飞狗跳,生怕烧坏小家伙的脑袋,第一天到医院看病,多半是要查血,医生应该会告诉说是病毒感染,看看喉咙可能有点红,开点退烧药,有些人会开抗菌素,但是回去药也吃了,之后仍然继续高烧,第二次去医院看病的家长都会有点紧张的驱使医生给他们的小孩进行输液治疗,然而就算给小孩什么样多的药物,他的高烧仍是要持续3~4,直到烧退完出了一身密密麻麻的小疹子,有些小孩可能会拉点稀便才会消停。据我观察,现在在城市出生的孩子多半是要得一次幼儿急疹的,所以理智的父母应该了解这一过程,至少就诊时提醒一下医生,这样子有可能可以避免孩子遭受本就不需要接受的过多的注射。

  有关幼儿急疹的悖论:1、由于医师培训的不规范和缺乏,在很多基层医院,有些儿科医生甚至从没见过幼儿急疹,当他们看到高烧的孩子,紧张的家长,大处方,大输液在所难免。2、幼儿急疹在发烧的极期查出来的血常规白细胞通常很低,中性粒细胞比例很低,如果是末梢血的时候,甚至可能接近于0,这个时候通常淡定的家长或者医生也可能紧张异常,甚至于想到是不是“白血病”,从而到处紧张的看病。3、幼儿急疹的疹子出来后完全退烧,疾病逐渐恢复,但我也曾见过不给孩子见风,不洗澡,甚至捂热到再次高烧的情况。在疫苗缺乏的年代,人群中经常感染麻疹、风疹等这类疾病在疹子出来时疾病正处于极期,给孩子见风,洗澡,确实可能加重,所以这种疹子不能见风、洗澡的古训流传至今,但是由于疫苗的普遍接种,这种疹子发病很少,就算发病也是病情很轻,而幼儿急疹这种出疹子疾病处于恢复期的过于小心显然太过了。5、孩子吃了退烧药,还是发烧,他会烧坏脑子吗?        

       发烧大概是最让家长头疼和令医生困扰的事情。但是,发烧实际上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是孩子遭遇感染性疾病时最常见的防御措施,所以这时候最根本的不是关注发烧本身,而应该更关心感染相关的其他症状,比如孩子的精神状态,有没咳嗽,腹泻,有没有呕吐等等,因为引起孩子生病的是感染,而不是发烧。

       有关发烧的悖论:1、发烧时间长了,发烧太高了会烧坏脑子,实际上最经常出现脑部受损的发烧是脑膜炎,脑膜炎一般都有神经系统方面的昏睡,头痛,呕吐等症状,以发烧来认定脑部症状并不靠谱。2、孩子发烧了要及时退烧,提早吃药,多吃药。实际上在38.5℃以下的发烧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是有好处的,过于积极的退烧可能会延长病程,而医生也应该注意不要开出太多的感冒符合制剂,以免同一种药物成分过量的情况出现。3、孩子发烧是受凉引起的,不能再开空调。这个悖论在老年监护人中尤其常见,实际上在医院里面,就算最严重的病人也是需要开空调的。发热性的疾病如果环境温度太高,显然是会越烧越高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