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多梦、易醒?找对原因,坚持实操,让你倒床就睡,酣睡到天亮!
2021年01月31日 820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朋友们,早上好~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经历过这些问题?
●早早在床上躺好了,却翻来覆去毫无睡意;
●好不容易睡着,又会在凌晨突然醒来;
●睡眠浅,睡不踏实,有一丁点动静都能被吵醒;
●经常做梦,惊醒之后再难以入睡;
●甚至整夜不能入睡......
这些啊,可都是失眠的表现。
图片
短期的失眠,造成的可能只是第二天的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但是长期的失眠,却会摧残我们的身体。
有句话这么形容失眠的危害:3天失眠,体虚脱形;3周失眠,脱发尿频;3月失眠,气亏血损;3年失眠,百病缠身!
图片
失眠的危害这么大,我们该怎么调理呢?
别着急,杏林君今天要跟大家深入地聊聊导致失眠的5大原因以及它们所导致的失眠类型。
朋友们要仔细对症,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这样,才能更好地摆脱失眠这个“磨人精”哦~
图片
第一大原因:情绪不佳
现代人的失眠,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情绪不佳了。
学习和工作中的压力、生活和家庭中的冲突......各种焦虑、郁闷等不良情绪积累下来,最先伤害的就是我们的肝。
《黄帝内经》中说:“肝藏血,血舍魂。”就是说肝能贮藏血液,而血是魂“居住”的地方,魂却又与我们的睡眠息息相关。
所以肝气不疏、肝火内扰、肝血不足都会导致我们失眠。
图片
这类失眠的朋友通常表现为:
时醒时睡或者整夜失眠,大便干燥,容易急躁、心烦,舌头又尖又红,同时还可能伴随着口苦、胸闷、头晕、目眩等症状。
调理这类失眠,可以通过“2个穴位+泡脚”来解决。
图片
【理肝妙穴:行间、太冲】
行间属火,是肝经上的荥(xíng)穴,能用来调理肝郁化火引发的病症,经常按揉,能清肝明目。
图片
位置:位于足背侧,第1、2趾间
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太冲穴是肝经上的原穴,是著名的“消气穴”,生气、头晕、身体无力时,只要按一按它,马上心情舒畅、神清气爽。
图片
快跟着杏林君一起按起来吧~
1、用指甲掐行间穴,可以泻肝火,每次1~2分钟即可。
图片
2、用指腹从太冲穴推至行间穴,既能清肝火、补肝血,又能疏肝解郁,每只脚推5~10分钟即可。
图片
大家要记得两只脚都要按到哦~
图片
【补肝妙方:艾叶泡脚】
取艾叶15克,花椒3克,生姜6克,加入热水泡脚。
图片
艾叶、花椒、生姜都有温补肝阳、疏经通络的作用,睡前泡一泡,会使整个人都清净下来,有助于睡眠。
但是,朋友们,泡脚也是有注意事项的。
泡脚的水温不能太烫,自己觉得舒服的温度最好,时间也不能太长,15-20分钟就够了。
泡完脚之后按一按上面两个穴位,效果绝对1+1>2!图片
一天的烦闷都溜走了,一觉睡到天明不是问题~
图片
第二大原因:气血两虚
《素问》中说:“心藏神”,而气血可以濡养我们身体的五脏六腑,尤其是心。
所以,如果我们身体里的气血不足,心得不到滋养,神就无处安放了,失眠也就来了。
图片
气血两虚导致的失眠会有这样的表现:
失眠多梦,容易在半夜惊醒,四肢无力,经常感到心悸、疲劳、头晕,容易健忘,舌头发白且有齿痕。
有上述症状的朋友,“一穴+一粥”就可以调理~
图片
【养神好穴:神门穴】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是心经的原穴,可以补充心脏的原动力。
图片
心气不顺、心神不安的朋友,每天坚持按揉此穴可以起到补心气、养心血、安神定志的作用。
按揉方法也很简单,睡前用指腹轻轻按揉5-6分钟,感觉到酸胀就可以停下来了~
家里有艾条的朋友,每天灸一灸神门,效果更好哦~
用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钟左右,但是要注意艾灸时间不能太晚,否则会影响睡眠的。
热性体质,高血压、肿瘤患者,孕妇,心功能不全,皮肤有大面积创口的朋友不能进行艾灸。
图片
【补血好粥:桂圆枸杞小米粥】
图片
小米性寒味咸
入肾、脾、胃三经
健脾和胃、补益虚损、除热解毒
做法很简单,锅里烧水,水开后放洗净的小米,改用中火15分钟后,加入桂圆肉,转小火慢熬30分钟,开锅前加上一把枸杞既可以了~
桂圆性温味甘
入心、脾两经
安心宁神、补血养气、益智补脑
图片
枸杞性平味甘
入肝、肾两经
滋肝补肾、益精明目、养血补气
一碗暖心粥,既补了心血,又健了脾胃,安心定神,睡得香~
图片
第三大原因:痰湿瘀堵
我们中医常说的“痰湿体质”啊,是由于人体主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亏损,导致多余的水在我们的身体被堵住了而形成的。
这个“痰”指的就是那些被堵住的水,痰堵在体内,久而久之,会郁而化火,叫做“痰火”。
中医常讲“痰火扰心”,说的就是痰火上炎会引起心神的变化,失眠只是痰火扰心的一个比较轻的症状,严重者甚至会神志错乱。
图片
痰湿体质的朋友一般体型虚胖、舌质红、苔黄腻,经常会感觉咳痰、胸闷、不想吃饭、头晕沉。
调理这样的失眠,我们要做的就是祛除痰湿!而中医治疗痰湿体质所导致的失眠的方子,首选的就是温胆汤!
图片
【祛痰良方:温胆汤】
千百年来,各大中医名家给出的经方不计其数,但是温胆汤却依旧一骑绝尘。
图片
它被誉为“中医十大名方之一”,药王孙思邈将它引录到自己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有“祛痰剂”之称,应用十分广泛。
中医学博士罗大伦更是在临床运用中发现:用温胆汤泡脚比吃药效果更好!
因为痰湿体质的朋友一般是脾胃不好,不好吸收,而我们的脚底经络丰富,药效能更好的吸收~
罗大伦博士也给出了组方:
茯苓30克,枳实6克,半夏6克,陈皮6克,竹茹6克,炙甘草6克
图片
茯苓健脾除湿;枳实消积化痰;半夏降胃气;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竹茹降逆止呕,清热除烦;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
这些药材每一家药房都可以买到,朋友们买回家后,将它们和水一起丢到锅中,大火煮开转小火煮30分钟,滤出药汁,就可以泡脚了~
早晚各一次,每次25分钟,小孩子也可以泡哦(时间减半)~
另外,平时多吃吃山药、海带、冬瓜等也可以帮助我们祛痰湿哦~
图片
第四大原因:胃气不和
《黄帝内经》中说:“胃不和卧不安。”吃的太饱,会增加脾胃的负担,使胃肠消化吸收的能力减弱。
图片
很多人夜里睡不着,就是因为胃里面的食物不能及时排空,胃气上逆,会出现腹胀、胃胀、胃灼热的症状,从而导致失眠。
这类失眠很好调理,平时注意清淡饮食、少吃多餐,就能有所改善。
如果肠胃虚弱,经常腹胀的朋友可以试试每天按按这个穴位。
图片
【清胃奇穴:足三里】
足三里有个绰号叫“肠胃之友”,因为它是胃经的补穴,能调腹胀、助消化,还有抗衰延年的功效。
图片
足三里在小腿膝盖向下3寸的位置,屈膝取穴更准确哦~
在每天早上7-9点按压两侧足三里各15分钟,可以理胃气,一天肠胃都会很爽利,晚上也不会失眠了。
现在这快要过年了,又要到天天大鱼大肉的日子了,朋友们要记得多按按足三里哦~
图片
第五大原因:心肾不交
啥叫心肾不交?
心在上焦,肾在下焦,肾阴上承,心火下沿,人体的阴阳才会平衡。但如果我们肾亏了,肾阴虚损,上不去了,心火就下不来,就称为心肾不交。
大家想想,一团火积在胸口,人怎么会睡得着嘛。
有这种失眠的朋友一般舌头伸出来前半段很红,舌根却白苔厚腻,睡眠很浅,睡觉容易出汗,多梦。
平时容易心悸,心慌,头晕耳鸣,手心和脚力容易潮热。
这类失眠调理的原则就是滋阴补肾,杏林君给大家推荐2个穴位。
图片
【滋阴神穴:肾俞、涌泉】
这两个穴位艾灸效果更好哦~
肾俞穴,是补肾的强穴,对应着我们的肾脏,是肾气转输、输注到背部表面的穴位,是重要的治肾腧穴,所以称为肾俞。
图片
肾俞穴取穴看这里~
艾灸肾俞穴每周2-3次,每次10分钟就好了~
涌泉穴属于足少阴肾经,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关节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俗话说的好:“不失眠,灸涌泉”,艾灸涌泉穴能起到缓解神经衰弱的作用。
《黄帝内经》中记载:“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就是说啊,肾经之气就像是生命的泉水,从我们脚底下涌出,滋养到全身的经络。
所以,艾灸涌泉可以调动肾经之气,使我们的肾气能灌溉全身,肾水解了心火,就能睡得香了~
涌泉穴可以每天灸,每天1-2次,每次5-10分钟,灸到皮肤微微发红最好~
图片
好了,失眠的五大原因就讲完了,朋友们一定要仔细辨证哦~
还有,大家睡前尽量不要做剧烈运动、刷剧,要让我们的身体和大脑都保持安静的状态,才能更快入眠。
希望大家每天晚上都能一沾枕头就睡着,并且一觉睡到大天亮!
最后,也请你动动手指,多多【分享】,多多点右下角的【在看】,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