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和处理
2017年07月05日 1183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机制
放化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在放疗过程中以及化疗药物的副作用,腮腺、唾液腺均在照射范围内,故腮腺、唾液腺功能受到抑制,唾液减少,而同时放射线也直接损伤口腔黏膜毛细血管,使照射区域的微循环血管变窄或堵塞,引起局部循环障碍,导致黏膜表面充血、水肿,压迫末梢神经引起疼痛,黏膜上皮细胞浸润渗出形成白膜,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
2.口腔黏膜炎的分度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将鼻咽癌病人口腔黏膜炎分为4度。I度:红斑、有轻微疼痛,不影响进食;Ⅱ度:斑点状黏膜炎伴浆液性渗出,疼痛加重,可有散在溃疡,可进半流质饮食;Ⅲ:成片纤维素性黏膜炎且疼痛剧烈,只能进流质饮食;IV:为坏死、溃疡,出血,进食困难。
3.如何预防
首先,患者及家属应充分了解放化疗的大体过程,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副反应也要充分知晓,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其次,在放化疗开始前及放化疗过程中,应给予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尽量不要食用过热、过硬、过酸、刺激、不易消化的食物,禁忌烟酒,同时食用维生素丰富的水果蔬菜以利于减轻口腔黏膜的放化疗毒副反应。另外,在放化疗过程中应注意口腔卫生,包括用软毛牙刷刷牙,勤漱口,处理龋齿,防止假牙引起的继发损伤等。
4.发生了口腔黏膜炎该如何处理?
口腔黏膜炎往往以疼痛为首发症状,一般在放疗进行到10次左右的时候开始出现,往后随着放疗的继续回逐渐加重。但是由于个人的体质差异及肿瘤照射范围的大小,其轻重程度、发生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总体来说,口腔黏膜炎的处理原则主要是消炎止痛、预防感染及促进愈合。
首先,发生口腔黏膜炎多有疼痛表现,患者往往因为疼痛而影响正常进食。因此,急性期疼痛明显者可予以含有表面麻醉剂的药物如利多卡因等进行局部镇痛或在进食前15~30分钟应用抗组织胺药。具体的药物如复方利多卡因喷雾剂,其中往往含有消炎的成分,在达到止痛的同时,也可以促进炎症的消散。
其次,持续而彻底的口腔护理,经常特别是进食后用复方硼砂液、 3%重碳酸钠或3%双氧水嗽口,有助于预防口腔黏膜炎后的继发感染。特别是3%重碳酸钠漱口水,它呈碱性可以有效的改善口腔里的酸性环境,以减少真菌的感染。如果合并真菌感染,应以制霉菌素液嗽口或用含制霉菌素的口腔涂剂局部涂布。
另外,在口腔黏膜炎口腔溃疡发生时,在消炎止痛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可以加用促进口腔溃疡黏膜愈合的药物,促进黏膜修复和再生,同时促进毛细血管再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溃疡创面的愈合。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主要有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总之,口腔黏膜炎是鼻咽癌病人放化疗过程中常见的毒副反应,只要对该反应有一个理性及科学的认识,掌握应对口腔黏膜炎的方法,包括日常生活的预防以及一些常规的处理措施,使口腔黏膜炎对鼻咽癌病人的生活和治疗全程的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