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答疑】桥小脑角区脑膜瘤是颅底最难的手术吗?

2021年12月14日 803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日前,在颅底肿瘤中心赵天智主任的网站工作站,有患者留言:“前段时间出现走路不稳,腿脚无力及右侧听力较差等问题,去医院检查发现了右侧桥小脑角区有脑膜瘤,想问下要不要手术?手术难度大吗?”

  赵天智主任介绍: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手术难度较大,人的脑部分为幕上和幕下,桥小脑角区位于幕下的位置,就是后脑勺部位。空间较狭小,但是桥小脑角区容纳了较多的重要结构,比如桥脑、脑干、包括小脑,还有颅神经,包括三叉神经、面神经、听神经、后组颅神经,同时还包括一些重要的血管,比如椎动脉、前下动脉与后下动脉。

  如果患者桥小脑角区出现肿瘤,如果为表皮囊肿,相对还较好切除,手术难度较小,因为表皮囊肿血供不丰富,而且与周围粘连不严重。但是如果在桥小脑角区出现神经鞘瘤,甚至脑膜瘤,对周围的神经以及血管产生包裹和压迫,甚至挤压到脑干,此时手术的难度就较大。临床上将手术分为4个级别,桥小脑角区的切除手术属于最高级别的4级手术。必须要由经验较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才可以保证患者安全以及生存质量。同时脑膜瘤手术属于常规手术。

  延伸科普:

  桥小脑角脑膜瘤是神经外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桥小脑角是一个解剖概念,比较抽象,系指桥脑、延髓与其背方小脑的相交地带。常见症状:继发面肌痉挛、耳鸣、眩晕;当肿瘤向偏上发展涉及到三叉神经,继发三叉神经痛;向下可以涉及舌咽神经,引发舌咽神经痛。发病以中年女性为多,平均年龄43.8岁,女:男为1.53:1。依肿瘤发生位置不同,本病以第V、Ⅶ、Ⅷ颅神经损害和小脑功能障碍最常见。晚期肿瘤较大时可合并颅内压增高。

  听神经损害最多见,90%以上病人有听力障碍和早期耳鸣。眩晕比较少见。前庭功能试验和电测听检查多可发现异常。面肌抽搐或轻度面瘫是面神经损害早期表现。

  病人面部麻木、感觉减退、角膜反射消失,颞肌萎缩等三叉神经损害表现也较常见;

  小脑受压,易出现小脑体征。如走路不稳,粗大水平眼震以及患侧共济失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