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2018年04月08日 8278人阅读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也称老年性黄斑变性,俗称老黄,是与年龄相关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道表明,AMD致盲者约占全球盲人的8.7%,全球约有3000万AMD患者,每年约有50万人因AMD而致盲。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年龄是AMD明确而独立的危险因素。


  同时,目前普遍认为,AMD受多个基因、环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ABCR基因、CFH基因以及C2-FB基因是目前公认的易感基因,而ApoE基因则被认为是AMD的保护因子。另外,吸烟、肥胖和高血脂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AMD的患病率。临床上,AMD被笼统地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


  干性和湿性的区别在于眼底是否有出血、渗出和水肿,如有则称为湿性AMD,反之为干性。我国眼底病学组在1986年给AMD分型,分为萎缩型和渗出型。国际上,年龄相关性眼病研究将AMD分为以下4类:


  ①无AMD,无或仅有很小的玻璃膜疣(直径小于63um)。


  ②早期AMD,同时存在多个小的玻璃膜疣和少量中等大小的玻璃膜疣(直径为63~124um),或有RPE异常。


  ③中期AMD,广泛存在中等大小的玻璃膜疣,至少有1个大的玻璃膜疣(直径大于125um),或有未涉及黄斑中心凹的地图样萎缩。


  ④晚期AMD,具有以下1个或者几个特点,即累及黄斑中心凹的RPE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地图样萎缩或有下列表现的新生血管性黄斑病变,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视网膜神经上皮或RPE浆液性和(或)出血性脱离;脂性渗出(由任何来源的慢性渗漏所导致的继发的现象);视网膜下和RPE下纤维血管性增殖;眼底见盘状瘢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