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到底能不能治吗?能治到什么程度?
2021年06月10日 120人阅读
首发症状为一侧或双侧手指活动笨拙、无力,手指僵硬,随后出现手部小肌肉萎缩;
随着病情进展,肌萎缩扩展到前臂和下肢,最后影响到面部和咽喉,受累部位有明显肌束颤动;
在疾病晚期,可出现伸舌无力、吞咽困难、咀嚼无力和发音不清等;
少数病例的肌无力和肌萎缩可从下肢开始;
一般无客观的感觉障碍,但常有主观的感觉障碍,如麻木等。
首发症状为单手或双手小肌肉萎缩、僵硬无力;
逐渐累及前臂、上臂及肩胛带肌群;
受累肌肉萎缩明显,肌张力降低,可见肌束颤动、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减弱;
一般无感觉系统和括约肌功能障碍。
发音不清、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咀嚼无力、咽反射消失;
一般无感觉系统和括约肌功能障碍。
运动神经元损伤是不能够治好的。运动神经元病本身属于神经内科的少见病,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叠加或者相继出现变化所引起的神经系统的疾病。一般并不能够治愈,而且病因也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系,当然与环境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
患者会出现身体的某些肌肉,比如上肢或者下肢肌肉的逐渐萎缩,无力是主要症状,甚至严重时会累及到呼吸肌,造成呼吸肌的麻痹而死亡。所以一旦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就要及时的早期干预,可以应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配合于针灸、理疗、按摩康复等综合的治疗,延缓肌肉萎缩的进展,防止呼吸肌麻痹发生,避免由此而出现的一些危及生命的变化。患者自身也不要恐慌,一旦确诊以后配合医生及时治疗就可以。
患者要保持乐观心态,保证足够睡眠,控制好自身的基础疾病,比如要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疾病。同时清淡、易消化饮食,才能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以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首发症状为双下肢对称性僵硬、乏力,行走呈剪刀步态。
缓慢进展,逐渐累及上肢。
四肢肌张力增高,一般无肌萎缩和肌束颤动。
感觉系统和括约肌不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