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营卫、取阳明、调虚实。欲取阳明,先和营卫。——行气阳明汤
现在网络很发达,去网上搜治疗小脑萎缩的偏方、秘方,一搜一大把,那些到底有没有用?
有没有用,这个得碰运气了。正好碰到一个好方子,这个方子又正好对你的证,就可以。
这个碰对概率有多大?
总之呢,就是十有八九要失败。
“行气阳明汤”褚尊贵大夫曾经说过:“一个方子再好,它能产生效果的前提是,方证对应。”
方子好,不对证,也没有用。
您可能要说了,我得的就是小脑萎缩啊,这个方子也是治小脑萎缩的,怎么就不对证了呢?
关于这个,“行气阳明汤”医生组之前也单独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讲这个事儿,题目叫做《小脑萎缩,一个人一个样儿》。可以找出来看一看。
一群人,得了同一种病,用同一个方法治,这是西医。
中医他不是这样的。一方不能多人用,古今名医大多是将成方加减使用,根据病人的病情,或加几味药,或减几味药。
方子是死的,人是活的,一切随证治之。
过去,哪怕是现在,西医的话语权很强,不管是大夫啊,还是患者啊,看待疾病基本都是西医的思路。
不过,相信这种局面在未来很快会扭转过来。
对小脑萎缩这个病,西医是什么思路呢?
说白了就是脑子的异常,或者是类似的想法和概念。
所以还是说,在平常人眼里,治病玩得比较洋气的,就是中国特色的西方医学。
而实际上,对小脑萎缩这个病,西医自己也没有把病理机制搞清楚。中国的传统医学曾经非常懂“病”。反倒西医不知病之所在,像是误诊。
可以讲一个患者的故事,一位“行气阳明汤”曾经接诊的小脑萎缩患者。
这位老人,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脑血栓数次入院。
最后一次呢,也是旧疾突发入院,医院做脑CT检查,发现有这个腔隙性脑梗塞、脑萎缩。
那就住院吧,在医院里呆了一个多月,不能行走了,就卧床。
后来,这位患者就有点痴呆了,反正呆呆傻傻的。
医院也没办法了,说这个,病人年龄大了,恢复是个未知数。反正就是希望很小。家属也没办法啊,回家将养吧。
再后来,就联系到这边了。然后呢,就聊天,聊到之前的一些情况。
据患者家属说呢,一是患者发病,马上就送医院。
她不是脑梗嘛,这种急病都是要家属签字的,就是死、活不负任何责任,然后给患者大量输液,一天一千多元医药费。
三天五次做脑CT,要是死了,算是完事。要是还活着,等你花不起钱的时候,就要求出院,然后,就可以带着残疾的病体出院回家。
就是简单说说这个过程。
“行气阳明汤”医生组接诊这位患者的时候,患者情况并不乐观。时间过去太久了,细节记不清。只能把当时的医案翻出来,总结总结。
面部红,眼泡浮肿,神情呆滞,语无伦次。身重难以转侧,痿软无力。
口干口臭,小便色黄,大便干结2~3天1行。
舌红苔黄,肚腹肿大,下肢冷,脉弦细。
病邪呈上逆之势,里实诸瘀,胃口不开。
出现这个问题,“行气阳明汤”医生组认为是阳气郁于三焦不畅。过度输液攻伐,从而导致身体机能低下。
这是少阳、阳明同病而连及太阴。治当顺其势而为,补中气复胃气,逐步恢复患者的身体机能。
身体只要不垮,就还有得救!
启少阳三焦之枢机,除烦满敛神气而镇惊,行津液利小便,逐胃热止谵语,行阳气散表邪而解身重。
温补中气,攻补兼施,去调动和激发患者的自愈能力和排邪能力。
一月后,患者面色转润,精神见好。大便恢复正常。这是方已中病。
也符合用药的设想,少阳三焦一通畅了之后啊,上焦通畅胸闷缓解,中焦通畅胃气和,下焦通畅大小便通畅。
患者胃口已开,二诊方向就是专除瘀血,乘胜追击。
这个过程中,患者老是说身体热,三诊中间又调整了一次,加了些药以逐胃热。算是对二诊稍微有点偏差之后的补救措施。
三个疗程,患者可以扶着走一走路,只是行动迟缓。
其实还是可以再接着治,只是患者家里实在没钱了,又欠了不少外债。
再后来,又联系了几次,状态还可以,嘱咐了一些日常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