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期疫苗接种及相关问题建议

2017年07月14日 912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我国目前开展的新生儿期疫苗接种主要是乙肝 疫苗和卡介苗,但由于中国药典和预防接种管理部 门制定的新生儿疫苗接种适应证、禁忌证及相关规 定比较笼统,疫苗接种工作人员难以科学掌握;同时 医患关系紧张,偶发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被过度渲 染等因素,也造成部分疫苗接种工作人员非常谨慎 地将一些不必要的轻微症状或疾病也列为接种禁忌 证。基于上述情况,旨在为从事新生儿疫苗接种相 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指导,相关专家结合国内外 最新循证医学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提出本建议。


 一、乙肝疫苗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 HBV)感染的主要途径,30% ~50%的慢性乙型肝 炎患者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12] 。研究发现,新生 儿和 儿 童 期 感 染 HBV慢 性 化 转 归 比 例 分 别 为 80% ~90%和 30% ~50%,明显高于青少年和成年 时期的 5% ~10%[3] 。因此,阻断母婴传播是控制 乙型肝炎流行和降低 HBV感染后危害的必要手段。 乙肝疫苗是唯一的国内外均在新生儿出生时就常规 接种的疫苗。1992年起,我国对所有健康足月儿按 0、1、6月方案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已被列入法 定预防接种项目。新生儿普遍乙肝疫苗接种,结合 乙肝母亲婴儿联合免疫阻断,我国人群总的 HBV表 面抗原(HBsAg)携带率已降至 718%。尽管阻断 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每年乙型肝 炎仍位居我国新发传染病的前列,新生儿乙肝疫苗 接种还存在接种不及时、不规范、第 2针禁忌证掌握 过严等突出问题。为进一步规范新生儿乙肝疫苗首 针及第 2针接种,减少因疫苗不及时规范接种给乙 肝阻断工作带来的隐患,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 保健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此建议。


(一)接种时间1母亲 HBsAg阴性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我国 1992年起对所有健康足月儿按 0、1、6月方案接种 乙肝疫苗,出生体重≥2500g且胎龄 >37周的健康 新生儿,出生 24h内接种首针。国内有研究发现, 早产和低出生体重为新生儿出生后未及时接种首针 乙肝疫苗的主要原因[4] 。国外多项研究已证实,出 生体重 2000g以上、生命体征稳定的早产儿和低出 生体重儿应该与足月儿一样常规接种乙肝疫苗。大 多数情况下,出生体重和胎龄不应作为疫苗接种的 限制条件[5]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临床状态稳定、体 重≥2000g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应与足月儿 一样,在生后不久完成首针乙肝疫苗接种[6] 。生后 日龄不足 30d出院的早产儿和体重≤2000g的低 出生体重儿,应在出院时完成首针乙肝疫苗接 种[7]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2013年 制定的《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8] 中也建议:早产儿如果生命体征稳定,出生体重≥ 2000g,即可按 0、1、6月 3针方案接种;如果生命体 征不稳定,应先处理相关疾病,待稳定后再按上述方 案接种。如果早产儿出生体重 <2000g,待体重到 达 2000g后 接 种 首 针 (如 出 院 前 体 重 未 达 到 2000g,在出院前接种首针);1~2个月后再重新按 0、1、6月 3针方案进行接种。Lian等[9]研究表明, 在临 床 状 态 稳 定 时 接 种 乙 肝 疫 苗,78% 体 重 ≤ 1800g的早产儿可获得血清学保护。Arora等[10] 通 过对 82名早产儿和 60名宫内发育迟缓足月儿进行 对照研究发现,无论出生体重多少,出生时在计划免 疫外增加一剂乙肝疫苗对早产儿都是有益的。国内 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亦支持此观点[11] 。 根据上述指南、相关研究及国家卫生计生委发 布的《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 版)》最新要求,本专家小组建议:HBsAg阴性母亲 所生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 24h内接种首针重组酵 母乙肝疫苗或重组仓鼠卵巢(CHO)细胞乙肝疫苗, 每剂次 10μg,最迟在出院前完成。危重新生儿,如 极低出生体重儿,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 迫综合征等,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首针乙肝疫苗。 2母亲 HBsAg阳性新生儿乙肝 疫 苗 接 种: 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是 HBV感染的高危人群,如 不采取免疫预防,HBsAg阳性、HBeAg阴性母亲的 新生儿 12月龄时发生慢性 HBV感染的比例高达 40% ~50%,而 HBsAg和 HBeAg同为阳性母亲的新 生儿 12月龄时 90%发生慢性 HBV感染[12] 。孕妇 HBsAg阳性时,无论 HBeAg阳性与否,足月新生儿 必 须 及 时 注 射 乙 肝 免 疫 球 蛋 白 ( hepatitisB immunoglobulin,HBIG)和全程接种乙肝疫苗(0、1、 6月 3针方案)。HBIG需在出生后 12h内(理论上 越早越好)使用,其有效成分是抗HBs,肌肉注射后 15~30min开始发挥作用,保护性抗HBs至少可维 持 42~63d,此时体内已主动产生抗HBs,故无需第 2次注射 HBIG。美国儿科学会 2003年发布的疫苗 接种指南和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2013年制定的《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 南》[8] 建议:不管胎龄和出生体重,出生后无论身体 状况如何,携带 HBV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必须在出生 后 12h内接种 HIBG,HBIG剂量≥100IU;体重 < 2000g的早产儿如生命体征稳定,无需考虑体重, 尽快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如果生命体征不稳定,待稳 定后尽早接种首针;1~2个月后或体重达到 2000g 后,再重新按 0、1、6月 3针方案进行接种。广东省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发布的相关疫苗接种建 议也指出[13] :母亲 HBsAg阳性或 HBsAg情况未知 时,出生体重 <2000g的新生儿可在出生后 12h内 即肌肉注射 1针 HBIG(剂量≥100IU),同时在不同 部位接种 1针 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或重组 CHO 细胞乙肝疫苗加量为 20μg,出生时接种的疫苗针 次不应计算在必须的 3针次程序内。在 1个月时再 按 0、1、6月方案重新接种 3剂次 10μg重组酵母乙 肝疫苗或 20μg重组 CHO细胞乙肝疫苗。Mollah 等[14] 对比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与足月儿第 3针乙肝 疫苗接种后 1个月时 HBsAb滴度 >10mIU/ml的百 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 94%和 98%。但接种 3针疫苗后早产儿抗体滴度的几何平 均数低于足月儿组(9275比 31059)。 根据上述指南、相关研究及国家卫生计生委发 布的《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 版)》最新要求,本专家小组建议:母亲 HBsAg阳性 新生儿,无论出生后身体状况如何,在 12h内必须 肌肉注射 100IUHBIG;若生命体征稳定,无需考虑 出生体重及胎龄,应尽快在不同(肢体)部位接种第 1针 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或 20μg重组 CHO细 胞乙肝疫苗;如果生命体征不稳定,待稳定后,尽早 接种首针乙肝疫苗;若为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出 生时接种的疫苗剂次不应计算在必须的 3针次程序 内,在满 1月龄后,再按 0、1、6月方案完成 3剂次共 4针乙肝疫苗接种程序。如果母亲 HBsAg结果不 明,先给新生儿注射 HBIG,然后立即对母亲进行乙 肝标志物快速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参照上述标准执 行。鉴于目前多数文献研究不支持间隔 3~4周后 再注射 1次 HBIG的策略,故不推荐 3~4周后再次 注射 HBIG。 


(二)接种部位 乙肝疫苗在右上臂三角肌处肌肉注射,HBIG 在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注射。HBIG与卡介苗在不 同部位同时接种不会降低卡介苗的免疫效果。给早 产儿肌肉注射疫苗时,建议臀外侧注射,针头长度应 适合早产儿的肌肉厚度。 


(三)接种后无应答的处理 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绝大多数接种者体内可 产生高滴度的保护性抗体。但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或 其他原因,少数接种者对疫苗接种无应答(抗HBs< 10IU/L)。建议 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接种第 3针乙肝疫苗 1~2个月后进行 HBsAg和抗HBs检 测。若 HBsAg阴性、抗HBs<10mIU/ml,可按照 0、 1、6月方案再接种 3针乙肝疫苗。 (四)乙肝疫苗第 2针接种问题 目前国内乙肝疫苗第 2针接种延迟现象较突 出,主要原因:疫苗接种相关工作人员顾忌疫苗接种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CDC制定的疫苗接种禁忌证 较为笼统,造成禁忌证被扩大。有研究显示,常规接 种 3针乙肝疫苗,首针、第 2针和第 3针接种后的 抗HBs阳转率分别为 200%、383% 和 917%。 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指南指出[13] :早产儿和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者均可接种乙肝疫 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5]提出的乙肝疫苗接 种禁忌证为:对乙肝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 和甲醛)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 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 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根据上述指南及相关研究,本专家小组建议:下 列情况不应作为禁忌证延迟接种乙肝疫苗。 1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和单纯间接胆红素增高 婴儿:不能仅依据经皮胆红素增高作为禁忌证。 2可能自愈或不影响新生儿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早期心脏超声异常:如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 闭、单纯房间隔缺损、单纯室间隔缺损等。 3恢复期、无明确神经系统症状的早产儿:如 早产儿颅内出血恢复期、早产儿脑白质损伤。 


二、卡介苗 据 WHO估算,2015年我国结核病新发病数为 93万,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居全球 22个结核 病高发病率国家第 3位[16] 。最新一项关于卡介苗 接种的 Meta分析显示,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 50% 的结核病[17] 。国内有研究发现,未及时接种卡介苗 的主要原因是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患病(免疫 缺陷、转儿科、先天畸形)和家长拒绝[18] 。 


(一)作用机制 卡介苗的防护作用主要通过诱导细胞介导的免 疫反应完成,接种卡介苗后形成初次感染,经过巨噬 细胞加工处理,将抗原信息传递给免疫活性细胞,使 T细胞分化增殖,形成致敏淋巴细胞,机体再次感染 结核杆菌时,巨噬细胞和致敏淋巴细胞被激活,引起 特异性免疫反应。接种后 4~8周产生免疫力,免疫 一般可持续 3年以上。虽然卡介苗对结核病的预防 作用并不与结核菌素反应一致,但结核菌素(PPD) 试验仍然是目前判断卡介苗接种是否有效的最有力 指标。 


(二)接种时间和部位 WHO建议,高危人群尽可能在出生后即给予单 剂量的卡介苗,我国疫苗接种计划规定,胎龄≥ 37周且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应在生后进行 接种,接种部位在左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 射。未接种卡介苗的婴儿,如果还不满 3个月,可以 直接补种;如果在 3个月 ~3岁之间,需先进行 PPD 试验,结果为阴性可以补种;4岁及以上儿童不再补 种。我国执行的卡介苗接种标准为满足胎龄 ≥ 37周且出生体重≥2500g。国内有关早产儿接种 后免疫效应的研究不多。国外研究发现,低出生体 重儿较足月儿有更有效的免疫反应,通过体外检测 淋巴细胞增殖、白细胞介素 2的产生和结核菌素转 换率证实,早产并不是卡介苗摄取和细胞介导免疫 反应差的原因[19] 。但也有研究认为,胎龄≤33周 的早产儿出生后不应常规接种卡介苗[20] 。关于早 产儿卡介苗接种后的免疫效应国外研究仍有争议, 尚无早产儿卡介苗接种有效性的大样本研究。 根据上述指南及相关研究,本专家小组建议:严 格执行我国疫苗接种计划规定,对胎龄≥37周且出 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出生 24h内进行卡介苗 接种,接种部位在左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 射。未接种卡介苗的早产儿在出生 3个月内满足校 正胎龄和体重要求后可直接进行接种;3月龄 ~3岁 儿童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或卡介菌蛋 白衍 生 物 (BCGPPD)试 验 阴 性 者,应 予 补 种。 ≥4岁儿童不予补种。 


(三)接种后效果评估 卡介苗接种的阳性反应是接种后 2周左右在注 射部位出现红斑和丘疹,8~12周左右伴随着溃疡 和愈合形成卡疤。已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即使卡疤 未形成也不再予以补种。 


(四)卡介苗接种不良事件及预防措施 接种卡介苗后的并发症较罕见,接种后出现致 死性 播 散 性 结 核 感 染 的 几 率 为 019/100万 ~ 156/100万,并且几乎均因疏忽大意而对细胞免疫 严重抑制的个体接种卡介苗所致。严重的局部反应 (如广泛局部溃疡和区域性淋巴腺炎)发生率 < 1‰,且多数病例(>99%)系免疫缺陷者。与大龄 儿童相比,新生儿出现疫苗诱发的化脓性淋巴腺炎 风险较高,因此应严格掌握新生儿接种剂量[15,21] 。 造成注射部位脓肿主要是因为进针角度过大、进针 过深,导致疫苗注射至皮下甚至是肌肉。注射前应 充分摇匀疫苗,在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足量注 入 01ml。注射后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 180度退出 针头,防止注射后疫苗外溢。勿注入皮下,以免引起 严重深部脓肿[22] 。 


(五)卡介苗与 HIBG联合接种 研究证实,新生儿出生后 12h内同时注射 HBIG和卡介苗不会降低卡介苗的免疫效果,且有 助于提高 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的效 果[23]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