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的治疗

2019年03月02日 997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病理性瘢痕的治疗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  沈华

 

皮肤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属于整形外科的常见疾病,是各种创伤、感染、烧伤、手术、或其他自发性原因所导致的皮肤纤维过度增生的疾病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临床难以治愈的疾病之一。病理性瘢痕不仅给患者带来痛痒不适,影响外观容貌,还常造成局部器官或肢体关节的功能障碍,给患者造成严重痛苦。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对该疾病认识的进展,新的治疗理念创新和新治疗手段的应用为解决这一临床难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不同性质和类型的瘢痕治疗方法不同,正确分类瘢痕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疗效

增生性瘢痕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瘢痕病变高于周围正常皮肤,局部组织质硬、增厚,边界一般不超出原病变部位。在早期主要表现为痛和痒的症状,甚至因搔抓导致皮肤破溃。经过一段时期后,瘢痕逐渐退化,表现为充血减轻颜色变淡,逐渐变平坦、变软,痛痒症状减轻。

瘢痕疙瘩是突出于皮肤表面且突破于原有边界,向外生长的瘢痕。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高

出周围正常皮肤的、超出原损伤部位的持续性生长的肿块,质地较硬,弹性差,伴瘙痒或疼痛。早期表面呈粉红色或紫红色,晚期多呈苍白色,有时伴色素沉着。瘢痕疙瘩可以发生在所有人种中,其中黑种人的瘢痕疙瘩发病率远高于白种人,黄种人比白种人的发病率要高。我国是瘢痕疾病的高发区域,皮肤病理性瘢痕的好发部位是前胸部、双肩、耳垂和上臂等。

瘢痕疙瘩需要与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鉴别,后者为一种生长缓慢、起源于皮肤并可扩展至皮下组织的局限性低度恶性的纤维肉瘤,外形与瘢痕疙瘩有一定的相似度,但在手术切除范围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需要给予准确的鉴别诊断。

在完成对瘢痕鉴别诊断的基础上,需要根据患者年龄,瘢痕的性质、大小、部位和分布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感染灶和功能影响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建立符合患者病情的治疗方案。

目前认为,多种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是最有效和最安全的治疗策略。

病理性瘢痕的个体差异性较大,受种族,家族遗传等多重因素影响,应根据患者的瘢痕类型,年龄,面积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数十年来对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个性化综合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

 

 

 

手术切除是治疗瘢痕的主要方法,但单纯使用手术治疗复发率较高,现在多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治疗、皮质类固醇药物注射、加压治疗、硅凝胶片敷贴等进行综合治疗。

中国瘢痕疙瘩临床治疗推荐指南将瘢痕疙瘩分为⑴小型瘢痕疙瘩;⑵中、大型瘢痕疙瘩;⑶超大型瘢痕疙瘩。于小型瘢痕疙瘩的非手术治疗议,目前指南建议以药物注射为主,以激光、硅胶制剂和压迫治疗等为辅。5- FU 联合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是瘢痕疙瘩治疗的最新进展之一,被写入 2014 年版的国际瘢痕治疗指南。低浓度 5- FU 联合曲安奈德或曲炎松注射治疗瘢痕疙瘩作为常规的注射治疗应用至今,经大量患者的临床治疗实践证实,该方法安全、有效,可较好地控制瘢痕疙瘩药物注射后的复发率并提升治愈率。国内外研究分析显示,联合药物注射较单纯糖皮质激素注射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和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同时指南推荐将放射治疗作为瘢痕疙瘩切除后预防复发的一线治疗方法。放射疗法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血管再生和早期伤口愈合中的幼稚成纤维细胞,破坏胶原的合成和降解的平衡,从而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生,调节细胞数量平衡,达到治疗目的。其中低能量电子线具有较好的精准控制照射深度的能力,可有效避免重要部位的深层组织被照射,已经在临床实践和国内外文献中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各类放射线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大同小异,急性期表现为皮肤红斑、色素形成、脱毛和脱屑等,亚急性并发症常发生在治疗后几周,表现为皮肤溃疡、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其他罕见并发症有伤口开裂,放射引起的致癌作用至今未见报道。选择最佳能量的射线和剂量适形照射,按照宁浅勿深,宁少勿多的原则,能有效减少放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预防并发症。

此外,指南推荐将放化疗联合应用于术后瘢痕疙瘩的预防和治疗。原则上,瘢痕疙瘩切除术后,应该实施放射线照射作为一线的预防措施。如果在放射治疗后仍然出现术区痛痒、局部充血等症状,可采用单纯 5- FU 局部注射;若出现局部充血和组织增生时,可采用5- FU+ 糖皮质激素联合注射治疗复发的瘢痕疙瘩,直至完全控制复发。

激光是治疗瘢痕的重要选择方法之一,其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点阵激光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传统激光的工作模式相比,点阵激光的作用机制是点状矩阵式光热分解作用的原理,即治疗瘢痕时在瘢痕表面产生矩阵点状排列的微热损伤,从而刺激瘢痕皮肤均匀地启动修复程序,最终能达到包括表皮和真皮在内的全层皮肤发生重塑、重建和再生,达到治疗目的。不良反应包括激光治疗期间的疼痛、治疗后一过性的红斑、水肿和色素沉着。

一些药物也具有一定的疗效,如康瑞保,植物提取物如积雪苷霜,积雪甙片,瘢痕止痒软化乳膏,5%咪喹莫特乳膏,芭克、舒痕(倍舒痕)。贴片型的美皮护疤痕敌等硅胶贴片,利用聚硅酮,覆盖疤痕后,减少皮肤水分蒸发,抑制毛细血管再生,从而使得疤痕软化。

 

参考文献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瘢痕医学分会常委会专家组. 中国瘢痕疙瘩临床治疗推荐指南[ J ].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8,29(5):前插 5- 1- 12

武晓莉, 刘伟, 曹谊林. 低浓度 5- 氟尿嘧啶抑制血管增生在瘢痕疙瘩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初探 [ J ].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6,22(1):44- 46.

沈华;沈尊理;王永春.瘢痕内切除后即时放疗治疗瘢痕疙瘩临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5-7.

孙玉亮,连欣,刘楠.578例瘢痕疙瘩放疗疗效观察[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3,22(6):443-445. 

王庆国,李晓梅,张敏,.107例瘢痕疙瘩术后两种分割剂量放疗疗效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6(1):169-172.

姚晖,汪杰华,,. 病理性瘢痕的放射治疗技术应用进展.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14(4):184-187.

Ogawa R, Yoshitatsu S, Yoshida K, et al. Is radiation therapy for keloids acceptable [J]. Plast Reconstr Surg,2009,124(4):1196-1201.

Shen J, Lian X, Sun Y, et al. Hypofractionated electron- beam radiation therapy for keloids: retrospective study of 568 cases with 834 lesions[ J ]. J Radiat Res, 2015,56(5):811- 81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