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手术如何减少术后引流液和并发症?
2019年03月04日 894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临床上很多骨病灶(比如广泛巨大纤维结构不良,动脉瘤样骨囊肿、骨囊肿病理骨折等)手术中需要打开骨髓腔的,手术打开骨髓腔后结束时需要封闭髓腔的。由于骨髓腔内有血管和髓腔内一定压力的存在,临床上会出现术后较多的血性引流液,有时候会有患者术后引流液较大的情况发生。如何在手术中通过各种措施,减少骨髓腔内的出血和减少术后引流量,是一个看似很小的临床问题,但如果不注意的话,有时候术后引流超过500-800也是会发生的,会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甚至可能引发术后休克可能性,尤其是在当前用血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会很被动。本文阐述一下关于如何减少骨髓腔术后引流量和血肿并发症问题。
骨髓腔术后引流液多或造成血肿的原因主要是:(1)麻醉低血压控制情况下未见髓腔内出血,术后麻醉结束后血压上去后骨髓腔内压力增高出血。(2)有些骨髓腔内有滋养血管,而且是小动脉,这种骨髓腔内的小动脉的出血压力是比较高的,会造成术后引流量很大。(3)骨髓腔封闭口子没有很好的封闭,实际上等于髓腔开放着。(4)术后引流负压吸引管压力过大,负压吸引本身会产生更多的血样引流。
首先,如果骨髓内病灶刮除后植骨后需要封闭骨髓腔的骨,一般采取原来患者自己的皮质,但是有时候会出现皮质骨已经破坏不能很好匹配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建议在植骨后封闭骨髓腔后,在骨块周围空隙中填塞少部分的可降解的明胶海绵或其他生物材料,然后,采用生物胶水进行充分的覆盖空隙。如果术中止血带已经放开情况下,没有髓腔内高压渗出血,也是要这样处理的。如果术中已经骨髓腔内渗血较多,则建议仔细处理骨髓腔的封闭问题后再结束手术下台。
其次,负压吸引管在骨髓腔开放的环境中,建议不要用太大的负压吸引,减低负压吸引的力度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术后发现引流量在1-2小时中出现300-500ml,立即把负压吸引改为没有负压吸引。为减少术后骨髓腔内出血造成的血肿并发症,在手术区域中采取严格的加压包扎,这样确保手术区域中空腔很小,即使有出血,血肿也不会很大。可以有效减少术后的血肿并发症。
关于骨髓腔内引流液多和出血多的原因和现象,从临床实践看,有如下的一些情况 :(1)一般而言老年人的骨髓腔内脂肪多而血管略少,所以出现术后大量出血的概率比年轻人少。(2)越是在股骨近端等躯体中轴位置的术后骨髓腔出血多,可能是这些部位的骨髓腔内压力和管腔的原因。(3)引流或出血多的原因还可能与骨髓腔内滋养血管的位置有关,而且与骨髓内病灶大小有关,越大的病灶术后引流出血越多。(4)股骨近端的不成熟的纤维结构不良,往往出血和引流液比较大。而髓内软骨瘤这类疾病术后引流偏少。这些实践的经验,对于术前判断用血量和术后注意引流液减少并发症术中处理预防,是有价值的。
虽然骨髓腔开放的骨肿瘤手术如何减少术后引流液和并发症,是一个很少会被学术大会谈及的一个实践性问题,但作为骨肿瘤外科医生,这是需要注意的一些临床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