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创介入治疗

2018年07月23日 819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癌肿瘤的传统疗法包括外科术、放化疗及中医药治疗等,介入疗法具有微创、费用低、安全、疗效好等优点,尤其是对那些不能手术的肿瘤患者,肿瘤介入治疗越来越显示出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

那什么是介入治疗呢?对于广大病友来说可能是一个陌生的科室,顾名思义介入科是从事介入诊疗的,一般分为血管性介入、非血管介入、妇科介入、消化介入、神经介入等等,包括诊断和治疗两方面,比如妇神经入方面的全脑血管造影,就是属于诊断性介入,如果发现脑血管畸形或者动脉瘤等,再做栓塞,就属于治疗性介入。

“介入”是一个外来词,由Margulis于1967年首次提出“介入放射学”英文全称Interventional Radiology,简称介入。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重要的医学学科。通过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以影像诊断学和临床诊断学为基础,结合临床治疗学原理,利用导管、导丝等器材对各种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一系列技术。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形臂)、超声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科不仅担负着影像诊断的任务,也逐渐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临床治疗的工作中来。目前已经成为与传统的内科、外科并列的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
一、肿瘤介入治疗优缺点

癌肿的传统疗法包括外科术、放化疗及中医药治疗等,介入疗法具有微创、费用低、安全、疗效好等优点,尤其是对那些不能手术的肿瘤患者,肿瘤介入治疗越来越显示出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
1、 动脉药物灌注疗法,通过动脉向肿瘤组织直接给药,接受药物剂量大、治疗效果好。

2、 对机体整体伤害小,毒副作用低,并发症少、全身状况恢复快。 

3、 血管栓塞治疗可抑制肿瘤发展,使其缩小,为患者争取二次手术机会,物理疗法,无毒副作用。

4、 急诊介入治疗为晚期肿瘤的大出血有良好控制作用。

5、 食管和胆道支架介入技术可明显改善肿瘤压迫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肿瘤介入治疗可分为经血管和不经血管两大类。
经血管肿瘤介入治疗包括:动脉灌注化疗和动脉栓塞。

不经血管肿瘤介入治疗可大致分为:
1、经皮穿刺(或不穿刺)治疗。如经皮肿瘤内注射无水酒精、稀盐酸或其他化疗药物;经皮穿刺对肿瘤进行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氩氦刀治疗、激光消融。经皮HIFU刀(超声聚能刀)治疗。

2、经内窥镜对肿瘤进行切除或消融,或进行注射药物治疗等。

二、肿瘤介入治疗的不同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1、动脉灌注化疗比静脉化疗具有肿瘤局部化疗药物浓度高,全身毒副作用小等优点。但对于实质性脏器的肿瘤,单纯灌注化疗已远不如动脉灌注化疗结合栓塞治疗的疗效好。

2、动脉栓塞治疗已大大提高了实体肿瘤如肝癌等的疗效,但对于空腔脏器如肠癌、膀胱癌等,原则上不宜进行栓塞治疗,以免引起并发症。目前最大问题是栓塞后血管的再通和再生。栓塞后造影显示肿瘤血管完全被栓塞剂填塞,似乎已切断了肿瘤血供,但第二次再造影时,往往发现瘤区血管再通或部分再通,或原先栓塞的血管没有再通,但原肿瘤周边又出现新生的肿瘤血管,提示肿瘤仍在生长或复发,因此动脉栓塞治疗至少得进行两次以上。

3、通过穿刺或在内窥镜下对肿瘤进行直接杀灭,不论采用热(如激光、射频、微波或超声聚能刀)、冷(氩氦刀)或化学方法。

三、哪些疾病适合介入疗法?

一、胸部:

1、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早期肺癌,如果具备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条件,首选手术切除,如果因其它伴随疾病导致不能耐受手术治疗,那也不用过于紧张。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微创手段引入临床应用,譬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氩氦刀消融等治疗措施,如果运用得当,也可以获得与外科切除术相媲美的临床效果。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单发肺癌,完全可以采用前述消融设备,在CT或其他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射频刀或微波刀直接插入瘤体内,将肿瘤加热至80度以上的高温,直接将肿瘤杀死在体内,所谓的射频刀或微波刀并非真正的手术刀,而是一个粗细仅仅1mm的穿刺针,治疗时无需开刀,术后皮肤仅有一个穿刺针眼,术中术后几乎无出血,并发症少,恢复快。氩氦刀大小与微波和射频相仿,但原理不同,氩氦刀是将肿瘤瞬间冷冻至零下175°,持续10分钟,然后在迅速将肿瘤加热至20-40°进行,肿瘤在反复冻融后细胞固缩性坏死。对于部分不能切除的晚期肺癌,譬如肿瘤靠近肺门部位的大血管,与大血管黏连导致不能根治性切除,也可以采用微波、射频等热消融治疗达到使肿瘤完全坏死的目标。

2、食管癌,食管癌也是高发性肿瘤之一,河南省也是食管癌高发区。早期食管癌应首选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但很多患者就诊时已是肿瘤晚期,失去根治性手术切除机会。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食管癌,尤其是食管鳞癌,应该采取积极地放射治疗联合化疗,有效率很高,很多患者仍然能够长期生存,甚至治愈。对于手术后复发,放疗失败的食管癌患者,尤其是合并有重度吞咽困难的患者,到介入科看看,您会发现另一片天地。对于手术后复发,放化疗失败,而且伴有重度吞咽困难的患者,在介入科可以进行食管支架植入,为患者重新打开饮食通道,甚至可以置入带有放射性125碘粒子的食管支架,不仅能够重建饮食通道,同时可以直接对肿瘤进行持续不间断地放射治疗,由于125碘粒子发射的主要是若伽马射线,有效放射距离约1.7mm,对正常组织损伤极其轻微,几乎没有全身毒副作用。日前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滕皋军教授领衔的团队在放射性碘粒子支架植入治疗食管癌方面获得巨大成就,由滕教授组织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其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上最权威的医学杂志之一的“柳叶刀——肿瘤学(lancet--oncology),该杂志影响因子高达25.117分”。

对于已失去手术机会的,不适于食管支架植入(距离声门过近而不宜放置支架)高位食管癌,如果伴有重度的吞咽困难,患者难以进食的情况下,患者往往营养不良,身体一般状况很差,很难耐受激进的放化疗,对于此类患者,我们还可以采用透视下经皮胃造瘘的办法建立起饮食通道,使患者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支持,全面改善患者的基础状况,从而使患者重新获得放化疗的机会。在肿瘤得到有效控制,吞咽困难恢复之后再去除胃造瘘管。

1、肿瘤无复发的良性吻合口狭窄:首选球囊扩张治疗,如果球囊扩张后反复复发,且复发间隔短于2个月,则建议食管支架置入。

2、肿瘤复发导致的吻合口狭窄:永久性支架植入,或放射性碘粒子支架置入。

对于肿瘤引起的严重气管狭窄,已经引起重度呼吸困难者,应及早行气管支架植入术,只有在重建通常的气道之后,患者生命才能有所保障,气管支架植入可以迅速缓解气管狭窄所致呼吸困难,并使正常的呼吸功能得以保持,从而为原发疾病的治疗赢得宝贵的机会。

二、腹部

1、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肝癌多有肝炎后肝硬化发展而来,绝大多数原发性肝癌为富血管肿瘤,也就是肿瘤内有丰富的血管,肿瘤生长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肝癌的供血动脉绝大多数来自肝动脉分支,肝脏内的肝动脉分支就像一棵从主动脉上长出来的小树,肝动脉是树干,肝内的动脉分支就像树枝,肝动脉进入肝脏后分成左右两枝,然后分支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而肝癌就像是树枝上结下的果实,其营养供应就来自结着果实的小树枝。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原理就是采用一根小小的导管,经过肝动脉,插入到结着肿瘤的小分支血管内,直接向肿瘤注入碘化油和化疗药的混合乳剂,用药物替代血液,并且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使对肿瘤具有杀伤力的碘化油长期积聚于肿瘤内来杀死肿瘤,同时又保护了正常的肝组织。无论是单发性肝癌还是多发性肝癌,用这种治疗方法都可以获得很好的疗效,并且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已经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公认。

2、消融治疗:

消融治疗包括热消融和冷消融,热消融就是在影像引导下,将射频或微波直接置入瘤体内,接通高频射频或微波发生器后是肿瘤发热至80度以上,从而使肿瘤迅速坏死的治疗措施。而冷消融则是氩氦刀是将肿瘤瞬间冷冻至零下175°,持续10分钟,然后在迅速将肿瘤加热至20-40°进行,肿瘤在反复冻融后细胞固缩性坏死。对于经过选择的肝癌患者,通过严谨的术前规划,和精确术中消融,可以一次性的将肝癌完全消融,是肿瘤完全坏死,从而获得根治性的临床效果。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已经证实,根治性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率可以与外科手术切除相媲美,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短。

肝血管瘤肝脏的一种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血管瘤并非真性肿瘤,而是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所致,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肝血管发育异常,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当血管瘤增至5cm以上时,可出现下列症状:

1.腹部包块

2.胃肠道症状

右上腹隐痛和/或不适、嗳气、食后胀饱等消化不良症状。

3.压迫症状

巨大的血管瘤可对周围组织和器官产生推挤和压迫。压迫食管下端--吞咽困难;压迫胆道--阻塞性黄疸;压迫肺脏--呼吸困难和肺不张;压迫胃和十二指肠--餐后饱胀不适。

4.肝血管瘤破裂出血

生长于肋弓以下较大的肝血管瘤因外力导致破裂出血。

5.Kasabach-Merritt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大量凝血因子消耗引起的凝血异常。

较小的肝血管瘤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且生长缓慢甚至一生无明显进展,对于5cm以下的无症状肝脏血管瘤,一般无需治疗,仅需定期复查,测量大小,如果经过长期复查血管瘤无增大,即无需治疗,如果血管瘤体积逐渐增大,则可以考虑栓塞治疗。对于已经出现临床症状的较大血管瘤,建议采用经肝动脉栓塞进行治疗。肝血管瘤的血液供应绝大多数来自肝动脉分支,因此,将导管插入肝血管瘤滋养动脉,经导管将碘化油或PVA颗粒,或海藻酸钠微球等栓塞剂直接注入肝血管瘤内,即可使血管瘤内的畸形血管内形成血栓,完全阻断血管瘤的滋养血管,随时间延长,血管瘤内的血栓机化,纤维化,组织脱水逐渐缩小。绝大多数血管瘤经过一次动脉栓塞后即可使血管瘤完全去血管化,使其逐渐萎缩。

三、梗阻性黄疸: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内或肝外胆管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胆汁不能从肝内管排出至十二指肠而引起的黄疸均为梗阻性黄疸,除胆管结石或慢性胰腺炎所致胰头部假性肿瘤引起的梗阻外,其他梗阻原因多为肿瘤,包括肝内肿瘤压迫或侵犯胆管,晚期消化道肿瘤直接侵犯胆总管,或肝门部淋巴结转移压迫肝外胆管,或胰头癌侵犯为压迫胆管。临床症状包括:皮肤、眼白发黄,尿色深黄,大便发白,呈白陶土样大便。长时间的胆管梗阻易于诱发胆道感染,严重时可形成化脓性胆管炎而危及生命。对于严重的梗阻性黄疸,可到介入科采取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入引流管的方法将淤积与肝内胆管的胆汁引流至体外,不仅可以迅速减轻黄疸,而且可以预防胆道感染,或使已经感染的胆管由于通常的引流而迅速得以控制。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胆道感染往往是由于存在胆管梗阻所致,因此,对于已经出现感染的梗阻性黄疸,更需积极地及早进行引流。待黄疸消退后即可针对病因进行原发病的治疗。

四、胰腺癌

胰腺癌病人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早期胰腺癌缺乏特异性症状,难以诊断,因此,临床上确诊的胰腺癌多为晚期。胰腺癌在初次确诊后,1年内死亡率高达80%,3年内死亡率为95%,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6个月,局部晚期的胰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为6-10个月。在我国,胰腺癌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在临床上约有80%的胰腺癌患者在出现症状而就诊时,已经存在转移。根治性切除率不足20%。目前,对晚期胰腺癌仍无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传统化疗效果不佳,中位生存期短。虽然吉西他滨、卡培他滨以及多西紫杉醇等应用于胰腺癌化疗后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使晚期胰腺癌的生存期得到一定程度的延长,然而其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并没有太大突破。

疼痛是晚期胰腺癌最常见的严重临床症状,多数患者的疼痛是由于肿瘤侵犯包括自主神经在内的腹腔神经丛所致,引起腹部以及背部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及睡眠,加速体质消耗,造成一系列不良预后,治疗比较困难。

近年来,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作为一种对肿瘤新兴的放射治疗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并取得令人振奋的效果。125I粒子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报道亦逐渐增多,诸多临床研究提示,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近期疗效确切,具有很好的姑息止痛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方法。

放射性125I粒子是低能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为59.6天,持续释放的γ和X射线,可通过破坏DNA分子引起细胞死亡,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25I释放的低能射线穿透力较弱,有效照射距离约1.7cm,对瘤周正常组织损伤轻微。射线的相对生物学效应(RBE,relativebiologicaleffectiveness)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线性能量传递(LET,linearenergytransfer)和剂量率起着主要作用。125I粒子平均光子能量为28keV,为低能量射线,理论上讲具有较高的REB,在使用125I粒子进行持续低剂量照射时无需很高剂量,即可获得较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起到辐射杀伤肿瘤细胞,阻滞肿瘤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修复。

我们已成功开展CT引导经皮穿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在放射性碘粒子植入后2天患者疼痛症状即明显减轻,并使得因胰头癌引起的胆管梗阻恢复胆汁流通,临床效果十分显著。由于术前采取了精心的围手术期治疗,有效的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放射性碘粒子植入术后3-5天即可出院。

五、肾癌:

对于孤立性肾癌,如果不能耐受手术,可以与肝癌一样,采用氩氦刀或射频、微波等冷热消融手段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根治性效果。

六、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为良性肿瘤,对于有症状的子宫肌瘤,可以采取外科切除治疗。但对于有愿望保留子宫,或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采用子宫动脉栓塞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原理与肝癌的化疗栓塞相似,不过子宫肌瘤无需使用化疗药物,仅仅使用微粒栓塞剂即可使肌瘤缺血,固缩性坏死。

七、宫颈癌: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局部动脉灌注化疗)使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大大高于静脉化疗。大量研究已经证明,介入治疗的肿瘤缩小率与肿瘤缓解情况明显优于静脉化疗;与静脉化疗相比,术前介入治疗有助于减少预后不良因素(如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阴道切缘阳性、卵巢转移)的发生率; 术前介入治疗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介入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静脉化疗。

八、输尿管狭窄:

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输尿管狭窄,均可采用经皮肾盂穿刺的途径置入内涵管,内涵管是一种两端蜷成猪尾状的软性塑料导管,其全长带有侧孔,内涵管两端的猪尾一端置于肾盂内,一端置于膀胱内,从而使肾盂内的尿液可以通过内涵管顺利流入膀胱内,从而减轻肾积水,恢复肾功能。

介入广泛适用于多个领域:具体如下:

四、肿瘤介入治疗的注意事项:

1、选好适应症。

2、保护肝细胞,防止并发症。

3、应由充分经验及设备良好的医院进行。

4、肝肿瘤介入治疗操作安全,时间短暂,患者应避免精神紧张。

5、术前后都要注意提高免疫力,使用生物反应调节剂,例如中药提炼药双灵固本散能保肝抑肿瘤,扶正培源等多靶点功能,可协助操作取效,减少副反应。

6、定期复查,由于肝肿瘤有多中心发生倾向,要防止复发转移。

7、继续采取综合治疗。

患者行肿瘤手术及介入手术后,对手术部位功能与形体改变的顾虑,是可想而知的。当他们回到社会中时,大多数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形体改变产生的强烈心理反应,不敢面对家人、同事及朋友,加上术后化疗,共6~10个疗程,使患者的工作及身体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化疗后患者出现一系列症状,如脱发及消化道反应等,对患者心理是一种挑战。应就这些情况给患者详细解答,同时希望家属给予患者最大支持、鼓励,坚持完成以后的化疗疗程,延长患者肿瘤手术及介人手术后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以稳定、愉快、乐观的情绪,回到社会当中。

肿瘤介入治疗是指在X线透视、血管造影DSA下,将导管插入肿瘤血管,向肿瘤内注入化疗药物,同时将肿瘤的血管堵塞。肿瘤介入治疗可用于治疗肺癌、肝癌,也可用于治疗头颈部肿瘤、肾癌、胃癌、乳癌、胰腺癌、食管癌、胆管肿瘤、盆腔恶性肿瘤、四肢软组织或骨恶性肿瘤等。对于外科手术不能切除的肿瘤,可以用此方法达到姑息治疗;也可通过灌注抗癌药物后,使肿瘤缩小再行外科手术切除;还可用于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进行预防复发的动脉内灌注化疗。这种治疗的特点之一是灌注药物浓度高,如肝癌肝动脉灌注比静脉给药的药物浓度要高出100-400倍,高浓度化疗可以起到大量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又能减轻全身不良反应,所以成为抗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二是血管栓塞作用,肿瘤血管堵塞后,肿瘤组织因缺血而变性、坏死。因此介入治疗对于局部肿瘤的疗效比全身化疗要好得多,局部灌注的药物对全身肿瘤也能起治疗作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