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脑损伤后如何进行早期干预

2020年09月04日 1531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小儿脑瘫是由脑损伤所致,宫内感染、分娩过程中窒息缺氧、出生后黄疸等围产期危险因素均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脑损伤,若能尽早干预则可最大限度减轻脑损伤对功能的影响。

婴儿出生后,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初级保健,留意孩子发育过程中的“里程碑”:眼睛会跟着人看、3个月会笑、7个月会坐等。另外,家长要警惕,宝宝若有脑损伤不一定表现为迟钝,新生儿眨眼、手舞足蹈、吐舌头等小动作也可能是脑损伤的反映。

轻度的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一般没有后遗症;中度者30%~50%会留下后遗症;重度患儿死亡率达到50%,存活者几乎都有后遗症。高危儿最好在出生6个月内进行有效的系统评估。因为这期间,婴儿的大脑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进行早期干预尽可能减轻或者避免功能受损。

如果孩子被确诊为小儿脑瘫该怎么办?

脑瘫作为一种特殊的疾病,每位脑瘫患儿的病情程度不一样,其临床症状没有完全相同的。所以,在治疗时应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情况,适时调整手术方法与康复手段,制定不同的康复目标,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

痉挛型脑瘫患儿通过各种运动训练手法,能有效地改善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挛缩变形,降低肌张力,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从而消除或改善运动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残疾,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这种运动训练须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被动到主动,由静力控制到动力控制,由借助控制到自我控制”的原则,将训练融于游戏、音乐之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患儿训练的兴趣。同时家长要有信心、恒心,持之以恒坚持治疗,进而使患儿达到预期目标。

痉挛型脑瘫运动疗法的核心就是将身体的运动、手足的活动方式传授给患儿,使患儿牢记并学会,按照正常运动发育规律进行再学习,克服肌肉痉挛、无意识的不随意运动,以及肌力软弱等异常,使其掌握脑-神经-肌肉运动功能联系所反映的动作,使运动功能正常化。如果能在6个月龄以前就进行训练,则有相当一部分患儿有望达到或接近正常化。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痉挛型脑瘫的治疗应该坚持“康复→FSPR手术→肌力肌张力调整手术→康复”的原则。若缺少其中任何一环,则患儿无法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建议患儿2.5岁至6岁期间开展FSPR手术,在脊髓神经刺激仪、肌电图仪监测下,高度选择性切断la纤维,消除肌肉的传入冲动,减轻肌肉痉挛,可有效解除患儿肌肉痉挛、改善运动功能障碍等问题。

一般来说,对痉挛型脑瘫合并有固定性畸形患者,在施行FSPR手术1~12个月后再行肌力肌张力调整手术为可行的方案。轻度畸形通过训练可以改善或纠正;较为严重的畸形,需要肌力肌张力调整手术矫正。最后,提醒广大患者及家长:痉挛型脑瘫各种手术之后的康复训练需长期坚持,保证至少一年的正规院内康复之后方可转入长期的家庭康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