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鼻炎从病因到治疗

2018年02月12日 966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耳鼻喉时空

萎缩性鼻炎(atrophicrhinitis)是一种发展缓慢的鼻腔萎缩性炎症,其特征为鼻腔粘膜、骨膜和骨质发生萎缩。严重而伴有典型恶臭者,称臭鼻症(ozena)。多始于青春期,女性较男性多见。

病因

目前仍然不明。学说甚多,可归纳为两类:

(一)原发性:不明确,认为是全身疾病的一种局部表现,可能因素:


1、营养不良:维生素A、B、D、E缺乏有关;2、胆固醇含量偏低:缺乏脂类。3、内分泌紊乱:多发于女青年,并在月经期症状加重。4、植物神经失调。5、遗传因素。6、微量元素缺乏和不平衡。7、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发现本病患者大多有免疫功能紊乱,故有人认为,本病可能是一种免疫性疾病。

(二)继发性:明确


1、鼻腔、鼻窦疾病:慢性鼻炎、鼻窦炎,长期脓涕刺激,发生纤维结缔组织过度增殖,致使鼻粘膜的血行受阻、营养障碍而致萎缩;鼻中隔极度偏曲,一侧鼻腔宽大,增强的气流的刺激。2、外伤或多次/不适当鼻腔手术。3、特异性感染:如结核、硬结病、麻风、梅毒等所致。4、粉尘或有害气体的长期刺激。5、特殊细菌的感染,如臭鼻杆菌或类白喉杆菌感染。现认为这些细菌不是真正的病原菌,仅为萎缩性鼻炎的继发感染和痂皮分解产生恶臭的因素。

病理

(一)早期:粘膜仅呈慢性炎症的改变(二)继续发展:为进行性萎缩改变。1、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逐渐转化为复层鳞状上皮,纤毛丧失,分泌物停滞于鼻腔,结成脓痂。2、血管:粘膜与骨部血管逐渐发生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海绵状静脉丛炎,血管壁结缔组织增生肥厚,管腔缩小或闭塞,血液循环不良。3、腺体萎缩,分泌减少。4、神经纤维变性,甚至蝶腭神经节亦可发生纤维变性。5、粘膜下组织变为结缔组织。6、骨及骨膜纤维组织增生,骨质吸收。

临床表现

1、鼻及鼻咽部干燥感:这是由于鼻粘膜的腺体萎缩,分泌物减少所致。2、鼻塞:脓痂堵塞鼻腔可致鼻塞,或因鼻粘膜的神经感觉迟钝,即使取除脓痂,空气通过亦不易觉察,而误认为鼻塞。3、鼻分泌物:常呈块状、管筒状脓痂,不易擤出,用力擤出干痂时,有少量鼻出血。

4、嗅觉障碍:嗅觉多减退或消失。这是由于嗅区粘膜萎缩或干痂阻塞引起。5、呼气恶臭:因脓痂下细菌繁殖生长,脓痂中的蛋白质腐败分解,产生恶臭气味,称臭鼻症。6、头痛、头昏:由于鼻甲萎缩,鼻腔缺乏调温保温作用,吸入冷空气刺激鼻粘膜,以及脓痂的刺激,皆可致头痛头昏。

检查

1、鼻腔宽大,鼻甲缩小,从前鼻孔可看到鼻咽部,有时继发性萎缩性鼻炎见下鼻甲明显缩小,但中鼻甲却肥大或呈息肉样变。2、鼻腔内有稠厚脓痂,黄褐色或灰绿色,大块或呈管筒状,可有恶臭气味。除去脓痂后可见鼻甲粘膜干燥萎缩,甚至糜烂渗血.早期或轻度萎缩性鼻炎,亦可仅有痂皮,而无恶臭气味。3、如萎缩病变向下发展,鼻咽及咽粘膜也可干燥萎缩,时有脓痂覆盖其上,严重者喉、气管粘膜也有此变化。

治疗

治疗原则为清洁鼻腔、排除脓痂,湿润粘膜,禁用血管收缩剂,并加强全身治疗。宜采用全身和局部综合疗法,症状可得到改善。

1、清洁鼻腔:用温生理盐水或一般温盐水500~1000ml冲洗鼻腔,去除脓痂,以利于局部用药。若脓痂不易清除可用镊子轻轻钳出。

2、鼻腔用药:常用润滑性滴鼻剂,如复方薄荷油、液体石蜡、50%蜂蜜、清鱼肝油等,可促使鼻粘膜充血肿胀,增加血液循环,减轻鼻内干燥感和臭味,亦可用1%链霉素液滴鼻,能抑制杆菌繁殖,减轻炎症性糜烂,有利于上皮生长。此外,使鼻腔粘膜润滑,软化痂皮,便于擤出。

3、维生素疗法:曾试用多种维生素,常用维生素A肌注,每日5~10万u,或维生素B2口服,10~15mg,每日3次,以保护粘膜上皮,促进组织细胞代谢机能,增强对感染的抵抗力。亦可用维生素AD制剂5万U肌注,每周2~3次;或口服鱼肝油丸,2丸,每日3次。也可口服菸草酸,50~100mg,每日3次。有人提出铁剂有治疗本病的作用,可服硫酸亚铁丸,0.3g,每日3次,饭后服用。

4、手术疗法:目的是鼻腔缩小,减少空气吸入量,降低水分蒸发,减少脓痂形成,并可刺激鼻粘膜使呈充血和分泌增加,改善症状。常用方法是在鼻腔粘骨膜下埋藏各种材料,称鼻腔粘骨膜下埋藏术(submucousimplantation)或充填术。埋藏材料有自体骨、脂肪、塑料、硅橡胶,人工骨等。也可行鼻腔外侧壁内移术或鼻前孔关闭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