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老年人的患病率也呈直线升高,帕金森在老年人影响度中仅次于阿次尔海默病(老年痴呆)。帕金森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非常大,由于其初期症状的隐匿性,经常会造成漏诊,误诊导致延误病情。帕金森病的症状表现大致为:头,手脚四肢体规律性的颤抖,行动徐缓,肢体僵直,行动步态异常,面无表情(面具脸)等多种症状。而帕金森最明显的症状便是手、脚、头等部位不由自主的颤抖。
手抖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类症状,不管是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出现过手抖的症状。手抖的发作是有原因的。有可能是压力过大导致,也有可能是刚才搬运过过重物品导致的肌肉抽动,也有可能是睡眠不足所导致的。当然,学校食堂大妈的手抖和这些都没关系,那只是她们的职业技能而已。但是如果经常的出现手抖或其他部位的颤抖,那就要当心了。
有人反映说,我父亲73岁了,最经常会出现手部不由自主颤抖的现象,胳膊有一点发僵的情况的情况。已经持续好个月了,吃饭睡觉都还可以,睡觉有点失眠,晚上症状比较严重,白天还能自己出去转悠转移。想问一下老人这样子是不是帕金森?根据症状表现其实是有很大的可能是帕金森病的,但是并不代表一定就是帕金森。具体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确诊才可以。
卢老解读:帕金森病的病因是什么?现代医学认为:与脑内多巴胺物质的减少有关,多巴胺的减少会阻碍人体正常接收大脑传输的行动讯号,从而阻碍人体的正常行动以及影响生活质量。中医发病机制:帕金森属于中医“颤证”范畴,主要累及肝肾,致肝肾亏虚,痰瘀内生,阻滞脑络是发病基础,以致肝风内动。它的病机为年老阴血不足,少水不能治盛火,并认为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有之,老年尤多。且书中说肝主风,阳主动,此木气太过而克脾土,脾主四肢,四肢者,诸阳之末,木气鼓之故动。
帕金森是英国医生詹姆士·帕金森发现并命名的,其实早在公元前王肯堂便发现了此类病症,中医里对于帕金森称之为“颤症”,如《医学纲目·颤振》所说:“此症多由风相合,亦有风寒所中者,亦有风挟湿痰者。现代医学对于帕金森的发病原因的认知还尚未明确,因此对应的治疗方法与中医也不尽相同。现代医学对于帕金森的治疗多以药物治疗如美多芭、森福罗等药物为主,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以手术来进行治疗。中医治疗在最初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的方法,在近些年在于帕金森的治疗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对于帕金森,中医多讲究分型辩证,辩证准确,用药精准,才可以得到理想的效果。龙元熄颤汤基于卢老多年的临床经验与丰富的知识储备,结合对古代经典理论和方剂的研究,结合卢老自身经验,处方从肺、脾、肝、肾不同方面立意调整,分步骤的,对症治疗帕金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刘某,47岁,于16年年初发现拇指处僵硬感,臂膀轻微颤抖。检查认为是神经末梢炎症,后胳膊颤抖明显,单侧出现僵硬感,臂膀颤抖频率加重。经当地检查确诊为帕金森。经多方治疗两年半,药效逐渐减退,颤抖及僵硬加深。症状:震颤频率轻微,两腿没劲儿,支撑不住上身,尿频,尿量少,便干燥,六七日一解,舌淡、偏暗,苔薄白,脉沉,尺脉尤其无力。
辩证:气血两虚,木郁而化风,肝风上涌治之:龍元息颤汤加减。以桂枝,茯苓,白芍,人参,大芸,炮附子,桃仁,炙甘草等。(仅为部位药物,具体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服药10天后随诊回访,病人回应自觉精神好转。服药20天后,精神尚可,头晕症状改善明显。在原方的基础上加白芍、地龙等。一疗程后复诊,患者主诉颤抖减轻,神疲乏力好转。以原方继服加减服,二疗程后复诊,主诉精神状态尚佳,颤抖逐渐改善,肢体僵直感减少,可自主手持物品。据症上方加减继服三个疗程,症状基本到改善,症状基本消失,生活可自理,达到常人生活水平。继服以巩固疗效,随访未复发。
龙元熄颤汤是卢老根据患者的症状对症开出的方药,卢老现虽年近八旬,仍然坚持为医学做贡献,致力帮助每一位患者。卢老对于临证处方反复斟酌,开方、审方、下方,无不亲力亲为,对于处方中的君、臣、佐、使的配伍,强调合理,科学、严谨,非道地药材不用,是业内少有的医药双通悍将。卢老擅长用自配中药,汤药治疗大病。需知,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寒热温凉”四气“七情和合”“升降浮沉”之说。
卢老说:“因为我长期从事中医药事业,觉得在中药这个领域里面,还有很多中药功效需要发掘,还有很多的功效没有被我们所认识。我想要做一个很浩大的工程,把中医中药,特别是中药方面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高、深化,这样我们的后人在遇到某个中药在临床运用方面遇到问题,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在临床上能够更加得心应手的运用中药,造福病人”比如帕金森很多的中医师在治疗上总是拿捏不准,越祛颤症状反而越重,平肝症状就复发。”龙元熄颤汤疗法有着深厚的临床经验,结合对症的调理,对于帕金森,承上启下。
龙元熄颤汤预约挂号详询微 信 : vc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