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偏瘫后一定要牢记这些
2017年03月24日 1400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中风不仅是一种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均高的严重疾病,而且中风后的病人有75%会留下半身不遂、语言障碍、吞咽困难、大小便障碍等后遗症。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安全的康复治疗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患者对康复存在认识误区,甚至盲目用药,不但不会起到康复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
有人认为,一旦出现脑血管病后,就应该一直输液,康复治疗没有用,或者是等停止输液后,再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与输液并不发生冲突,而且康复治疗介入的越早越好。脑血栓或脑梗塞病人在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的48小时后就可采取康复治疗;如果等输液结束后再进行康复治疗,就会错过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期。
大量病例证明,早期康复是降低致残率的关键。那么,什么才叫“早期”?有资料称:“脑梗塞在发病后3天,脑出血在发病后5-7天开始采取康复治疗”,这都叫早期。有些国家学者提出超早期康复的概念,即在发病的第一天就开始采取康复治疗,与临床药物治疗同步进行。就我国现状对康复认知水平的理解,一般来说病情平稳就可开展康复训练。脑梗塞病人在发病后5天左右即可开展康复训练,脑出血病人在发病后10天左右即可开展康复训练。
人们都知道中风偏瘫后要“早活动”,但如何锻炼却缺乏正确指导。如果只练拉力、握力、踢腿、早期强行练走等等,就会产生“偏瘫步态”--上肢像挎菜篮子,下肢划圈踮脚走路,而且很难再纠正。而这些在早期正确的康复训练指导下,本来都是可以克服的。
瘫痪的肢体在功能恢复过程中,必然出现患肢痉挛,若在急性卧床期注意患肢的良好位置,及时做好被动运动和其他适时的康复措施,可能避免或减轻痉挛的发生,杜绝废用综合征的出现,可极大地推进康复进程,做到事半功倍。此外一些脑卒中的并发症,像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喝水呛咳、言语不利等,也都需要及早进行康复功能训练。在专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大约在3个月使急性期或恢复早期80%的患者恢复独立或在拐杖支持下行走。
中风脑梗塞不同时期如何进行系统的康复锻炼呢?康复按疾病不同时期分阶段进行,多采用“一对一”的手法运动治疗为主,每个病人的每个阶段每个时期的康复锻炼内容都是有变化的:
1、急性期康复,生命体征稳定24小时后即可介入,目的是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损害。具体措施:预防关节挛缩、变形。保持肢体良姿位,有利以后的康复锻炼;被动运动,维持关节全方位运动,避免过度运动,防止关节拉伤;局部按摩,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2、恢复期康复:多在病后1-3周(脑出血2-3周,脑血栓1周)进行,目的是控制肌痉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具体措施:运动治疗为主,在治疗师指导下,逐步从床上运动、起坐训练、站起训练、平衡训练、行走训练、上肢及手的功能训练,ADL指导训练(包括翻身,穿脱衣、如厕等)。若有语言及吞咽障碍,要开始语言及吞咽训练。
3、后遗症期康复:多在发病1年后。此期患者不同程度留下各种后遗症,如痉挛、肌力减退、挛缩畸形、共济失调、姿势异常甚至软瘫状态。康复目的主要是继续训练和利用残余功能,防止功能退化,环境改造,争取最大限度生活自理。具体措施:以改建居住环境、提供合适支具为主,发挥健侧代偿功能。一般此期年轻患者或50岁以下患者,经正确指导锻炼,仍可部分纠正异常步态及姿势,提高功能水平。
最后还有提醒一下脑中风后的科学用药问题,有的患者家属不遵循科学的用药原则,即使在恢复期也间断性的进行输液,疏不知,输液的潜在危害是很大的,临床上科学的用药原则应该是能口服用药的就不要输液;还有的患者弄了很多保健品吃,而真正管用的治疗脑梗塞的药品基本没有,保健品是没有治疗作用的,用保健品代替科学的药物治疗的结果就是复发再复发,到最后耽误了最佳的康复时机,悔之晚矣;
还有的患者和家属病急乱投医,在电视上报纸上看到什么广告药都想试试,相信广告承诺的“六个月脑梗塞彻底治愈”等等无科学依据的说法,到最后才发现药吃了不少,副作用也不小,病症也不见好,这种夸大的广告宣传往往等病情严重了甚至危及生命了,人们才能顿悟,如果开始就能科学的用药呢,如果开始就认清脑梗塞疾病本身的科学治疗呢,我们再次建议选用临床用药,不要相信广告药,如果广告中说的“彻底治愈脑梗塞,六个月扔掉拐”的承诺是真的,脑中风这种慢性病也不会成为困扰世界医学界的难题了。
我国目前现存脑中风(包括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600万,而据统计,经系统科学的康复治疗后,90%患者可恢复步行和生活自理,30%以上肢体功能基本恢复,可参加部分简单劳动和工作,甚至完全恢复工作,所以中风偏瘫患者们应树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