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研究

2018年07月19日 744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汤山分院中医科孙振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以侵犯大肠(直肠与结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为主的炎症性病变。

    临床上本病以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等为主要症状,并可发生严重的局部(肠道本身)与远处并发症,少数病例则可暴发性发病,病情危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本病最早被认为是一种有别于细菌性痢疾的独立性疾病,由1859年英国伦敦Guy医院的SamuelWilks首先提出,当时他指出这是一种与充血、汞制剂中毒、白喉性炎症和细菌性痢疾所致溃疡不同的结肠炎。我国于1959年首次报道本病,近年来来本病呈明显增多趋势。本病急性暴发性死亡率高,而慢性复发型易癌变,据报道平均癌变发生率为3.5%~7%,比正常人群高5~10倍。

    由于本病患病人数的增多,治愈难度较大,容易反复发作,迁延顽固,并与结肠癌的发病有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医学的难治病之一,并已受到国内外学届的广发重视,成为近年来中西医消化病研究的热点。

    中医古籍并无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名,但对其病变的认识,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因其所下之物如涕如脓,黏滑垢腻,排出时澼澼有声,《内经》称之谓“肠澼”;东汉张仲景称之为“下利”,并述及“热利下重”、“下利便脓血”、“下利赤白”等症状;《备急千金要方》因泻下不爽、粘滞重坠而称之“滞下”;又有《局方发挥》论及“或脓或血,或脓血相杂,或肠垢,虽有痛与不痛之异,然皆有里急后重,逼迫恼人”,根据本病的症状特点,后世医家一般将其归属于“肠澼”、“肠风”、“滞下”、“休息痢”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六淫邪气、情志内伤、饮食不节、起居不时及先天禀赋不足所致脾气虚损有关,诸多因素导致脾气受损,运化失司,水谷不化精微,湿浊内生,下趋于肠,为泄为痢;湿热内蕴,气血凝滞,瘀阻肠道,肉腐血败,成痈成疡,下痢赤白 ;气机阻滞、腑气不通,则腹痛,里急后重。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主要在大肠,与脾胃关系密切,影响并涉及肝肾。究其病机总属于本虚标实,脾虚为本,病久则可累及肾,致使脾肾两虚,而湿浊、热毒、瘀血诸邪相合而为病之标。

     中医对本病多从“痢疾”、“肠澼”论治,提出本病辨证论治法规,创立清肠、通下、温化、收涩、和解诸法。白头翁汤、黄芩汤、理中汤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传统中医治疗一般以区分缓解期与发作期进行辨证论治,采用扶正祛邪或两者兼顾的原则进行治疗,方法有中药内服、局部灌肠以及两者的结合应用,也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针灸气功治疗者,总体上以中药内服结合局部灌肠施治为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