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术后护理
2019年01月04日 844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因血流障碍引起的静脉扩张迂曲,晚期常并发小腿慢性溃疡,是外科的一种常见病。
早期病人感觉下肢酸胀,沉重、乏力,久站后足踝部水肿,小腿处浅静脉曲张、迂曲成团,直立时更明显,晚期小腿和踝部皮肤发生营养性改变,出现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甚至溃疡、湿疹形成等,可伴有血栓性静脉炎。对于静脉曲张病人一般行手术治疗。
静脉曲张是静脉血栓的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的病人,手术创伤和应激可引起血小板反应性改变,形成相对高凝状态。手术时的静脉抽剥损伤和手术后又必须卧床,下肢静脉血回流缓慢,这些都为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供了可能的条件。为了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在护理上就是要从促进血流,改善静脉血的淤积和降低血液高凝状态等入手。
1.术后鼓励早期活动 病人卧床期间指导其作足部伸屈和旋转运动;术后6小时(麻醉苏醒后)可鼓励病人下地行走。这样可通过小腿肌肉的舒缩运动,促进下肢静脉血的回流。
2.术后卧位护理 术后病人可平卧和侧卧,但下肢须抬高20°~30°,以利静脉回流。
3.使用弹力绷带 弹性绷带有帮助深静脉血液回流的作用,同时可减轻小腿肿胀和避免切口内血肿。对于应用抗凝药物者因有出血倾向,所以必须使用弹力绷带,特别是下床活动时,以防切口内形成血肿。应注意准确使用弹力绷带,自下而上包扎,松紧适合,以能触及足背动脉搏动、不妨碍关节活动及保持足部正常皮肤温度为宜。
4.术后补液 手术前后静脉补液和术后的多饮水可降低粘滞度,对预防血栓形成很有帮助。
5.保护患肢 活动时,避免外伤引起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6.病情观察 注意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及红、肿、压痛等感染的征象,观察肢体远端皮肤的颜色、温度及血液循环情况。要经常注意下肢肿胀和疼痛等情况。术后因为应用弹力绷带,在足背出现轻度的肿胀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现异常的疼痛,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
7.康复训练指导 ①针对个体对疾病认知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宣教,根据职业、年龄、文化程度等不同对其反复详细讲解、床边示范和纠正,直至病人掌握为止;请家属参与,以取得支持和配合。②术后平卧6h后改为半卧位,患肢用弹力绷带由足背向大腿方向加压包扎,患肢垫软枕抬高30°,腘窝处稍屈,进行足背伸屈运动。③术后麻醉苏醒后,鼓励病人下床活动。④术后指导病人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及伸屈足趾,5--6次/d,5~10min/次。特别是直腿抬高动作,要求病人平卧或坐位,膝关节完全伸直,使患肢徐徐抬起至30°左右稍停片刻,再徐徐放下,反复练习5~10次,以锻炼股四头肌、腓肠肌功能。
8.出院健康指导 ①去除影响下肢静脉回流的因素:避免使用过紧的腰带和紧身衣物;避免肥胖;平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久站或久坐;坐时避免双膝交叉过久。②休息与活动指导:休息时适当抬高患肢;指导病人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增强血管壁弹性。③弹力治疗:指导术后病人正确使用弹力袜防止因地心引力致下肢血液循环不良,要求活动时穿戴,睡眠时可免穿(术后一月后),一般使用3--6个月,也可长期使用,使用期间注意肢端皮肤色泽变化及肢体肿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