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科被烫伤的病人,让我记住了这些……

2018年06月19日 8562人阅读

回忆起八年前一个夏天,那个病人家属发生的烫伤事件总让我心有余悸!
科室收治一位肠息肉的病人,由于病房床位没有空位,于是住在走廊的加床,家属为了方便给病人倒热水吃药,就把热水瓶放在柜门旁边,后来莫名奇妙的热水瓶被碰倒在地,滚烫的热水洒到了家属的右足背,皮肤迅速发红,起了一个很大的水泡。尽管我们第一时间处理了这起发生在病人家属身上的不良事件,但那个可怕的意外总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时隔八年,那个晶莹剔透的大水泡仍在我的脑海里时时浮现……

热水瓶是每个病房的必备品,怎么就在一念间成了凶器?究其原因总有很多种……

作为护士的我们怎么避免病房里热水瓶的意外烫伤呢?
1
入院时护士加强安全宣教
对于所有新入院的病人及家属做好病房的安全宣教。尤其强调在取用热水瓶时做到轻取轻放,避免小孩或体能虚弱的老人自行取用热水瓶。告知病人如遇到家属不在身边时,需要倒水时打电铃寻求护士帮忙。
2
固定热水瓶的安放位置
科室物品管理,很多医院已引入5s管理工具。因此,可以给热水瓶固定放置点,做上相应的醒目标识。一般医院会把热水瓶位置固定在病人床头柜的后背。一是考虑到贴着墙壁放置热水瓶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二是考虑到方便病人及家属取用。护士应和病人及家属强调热水瓶的固定位置,用好后请及时归位。
3
护士巡视病房时留意细节,主动帮忙
护士在巡视病房时总要关注很多的细节,尤其是晨间护理期间,护士看到随意摆放的热水瓶(地上、窗台上、桌面上),一边与病友进行安全宣教,一边主动将乱放的热水瓶正确归位。有时候护士的手勤快一点更能拉进护患间的距离,此外对于一些“硬驴”般的病友可以举例说明曾经发生的意外,一个华丽丽的转身竟让热水瓶碰倒在地,病友发生烫伤的真实案例,引以为鉴。
4
科内固定热水瓶的打水时间
使用热水瓶的风险时时有,有时候打个水不小心也能把自己烫伤了。科室由固定的护工在固定的时间节点打好热水再分发。一般比较合理的时间节点为早晨的6点和下午15点,由护工统一回收空瓶打好热水后再按床号统一分发。这样也减少了病人或家属自己操作的机会,是降低烫伤风险的措施之一。
5
定期检查热水瓶的功能及装置
热水瓶的装置包括瓶胆、外壳及瓶塞,建议统一使用瓶身为不锈钢的热水瓶,相对外壳坚硬,检查瓶胆是否完整,保温效果如何,瓶塞是否大小合适,过松的瓶塞容易使热水瓶的水外漏。定期由护工检查热水瓶的完整性及保温效果,如有质量问题及时回收并更换。
小贴士
万一不小心被热水烫伤,先要学会判断烫伤程度——

一度烫伤,最轻的烫伤,只损害皮肤表层,有局部轻度红肿、无水泡、疼痛明显。

二度烫伤,中度烫伤,不但损害表皮,而且也伤及皮肤中层,有水泡,疼痛明显。

三度烫伤,最严重的烫伤,皮下、脂肪、肌肉都受到损伤,呈灰或红褐色,甚至会变黑变焦,此时由于神经受到损伤,反而可能不觉疼痛。
处理烫伤小窍门
速冲凉水
烫伤后将伤口快速放到水龙头下,用干净、流动的冷水冲洗30分钟左右,水流不必太急。因为流动的冷水能将伤口迅速降温,带走局部热量,降低进一步的热损伤。
处理伤处覆盖物
将覆盖在伤处的衣裤剪开,以避免使皮肤的烫伤变重。
处理水泡
如果烫伤后有水泡形成,对于小水泡可以选择保留,大约一周之后小水泡会自行吸收,而对于较大水泡由医护人员以无菌技术进行抽吸,避免细菌感染。水泡是否留疤和烧伤的深度有关,一般来说,只有是在14天内愈合的烧伤伤口,一般不会留下疤痕。
使用水胶体敷料
当烫伤后水泡形成时,还可以使用水胶体敷料,它的表面是一层具有半透性的多聚膜结构,半透膜有效隔绝外界细菌侵入,防止感染。敷料中的羟甲纤维素凝胶可牢固地粘贴于创口边缘皮肤,密闭创口,保持伤口湿润,创造低氧、微酸的环境,加速伤口愈合。
切勿使用偏方
如在伤口处涂抹食醋、牙膏等“土方法”,烫伤严重者应立即送往医院及时治疗。对于烧伤或烫伤病人,在饮食上要注意忌食辛辣、刺激的东西。
结语
请在医院上班的我们不要让这些微不足道的必需品一不小心成为了伤害患者的危险品,再次@所有护理人——护理安全人人有责,请督促自己谨言慎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