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熟悉的陌生人——毛囊炎
2017年01月23日 7418人阅读
毛囊炎是局限于毛囊口的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头面部、颈部、臀部及外阴。皮损初起为红色毛囊性丘疹,数天内中央出现脓疱,周围有红晕,脓疱干涸或破溃后形成黄痂,痂皮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损害的深度并不深,所以不留疤)。
发生于头皮且愈后留有脱发和瘢痕者称为秃发性毛囊炎;发生于胡须部称为须疮,与混用别人的剃刀及自己的剃刀消毒不彻底密切相关;发生于颈项部,呈乳头状增生或形成瘢痕硬结者,称为瘢痕疙瘩性毛囊炎。
依据以毛囊为中心的炎性丘疹和小脓疱诊断不难。
本病的治疗以外用药物为主,多发性毛囊炎应配合内服药物治疗及理疗。
1.外用药物治疗 早期可外用20%鱼石脂软膏、3%碘酊,亦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夫西地酸软膏、或5%新霉素软膏。
2.内用药物治疗 可选用青霉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如先锋霉素)、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或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抗生素。如果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就会比较精准,但是临床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
3.物理治疗 疾病早期可用超短波、远红外线(热效应,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和紫外线理疗(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效果,医学上空气消毒就用的是紫外线灯光),对于疾病的控制和消退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