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内镜技术常见问题都在这里了!(上)
2019年07月17日 873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什么是脊柱内镜技术?
脊柱内镜术是指手术医生在X光机引导性,利用穿刺扩张工具,有皮肤到达脊柱病变部位,建立一个通道,以水作为媒介,通过内镜系统将内部病变放大后显示于电视屏幕上,外科医生通过电视屏幕观察病变部位,应用器械经工作通道摘除突出的椎间盘或扩大狭窄的椎管,以达到缓解腰腿痛等症状的一项技术。
2.脊柱内镜技术的优势和劣势有哪些?
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适应症比较广,微侵袭,出血和创伤小,不破坏脊柱后方的肌肉组织,切口一般小于1cm;
(2)可在局麻下操作,能有效沟通,有利于手术操作,可避免术中严重医源性神经损伤;
(3)不破坏韧带、骨性结构,极少的肌肉组织损伤,不会造成医源性腰椎失稳;
(4)并发症少,恢复快,术后即可下床,1~2 天出院,亦可门诊手术;
(5)感染几率低;
(6)避免了早期融合相邻节段加速退变的远期问题。
劣势主要有:
(1)虽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但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如残余髓核压迫、硬膜和神经根损伤、椎间隙感染、出血、术后感觉异常;
(2)治疗疾病相对较单一,主要以摘除单纯突出的椎间盘髓核为主,对于椎管狭窄,特别是骨性椎管狭窄处理起来相对麻烦些。必要时需要再次实施开放减压或融合手术;
(3)医生学习曲线较长。
3、我到底适不适合做内镜手术--脊柱内镜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开始该技术主要用于治疗单纯椎间盘突出,后来逐步扩大到各种类型的椎间盘突出(比如游离、巨大、钙化等类型腰椎间盘突出)、脊柱内镜手术后复发的翻修、颈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脊柱感染等疾病,它的应用范围在一步步扩大。 然而,微创也不是万能的,多节段的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脊柱结核和脊柱畸形等复杂问题尚不能解决。
(1)适应症:
A.所有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保守治疗无效需进行手术治疗者;
B.腰椎管狭窄症;
C.I度以内滑脱伴有椎管狭窄或腰突者;
D.稳定性滑脱的老年患者有神经根受压者;
E.腰椎术后临近节段腰突症或椎管狭窄
F.部分腰椎术后效果不佳的翻修手术。
G.椎间隙感染、椎体结核。
(2)禁忌症:
A.中央型重度椎管狭窄;
B.不稳定性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
C.不明原因的脊柱疼痛;
D.重症马尾综合征患者;
E.有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基础病不适合手术的患者;
F.精神系统疾病患者;
G.影像与症状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