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龋的危害及其预防方法
2020年09月23日 784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妹妹问:“哥,什么是奶瓶龋呀?”
我说:“小儿出生不久很多年轻妈妈用奶瓶喂食。喂养的食物中含糖太多或方法不正确而引起的小儿龋齿称‘奶瓶龋’。小儿出生后到乳牙全部长出前,这一段时间母乳不足或缺乏的妈妈须用奶瓶喂小儿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如放糖太多或让小儿躺着使奶瓶嘴直接与上前牙接触很容易发生‘奶瓶龋’。”
妹妹:“那么‘奶瓶龋’有什么危害呢?”
我说:“奶瓶龋发病早,有些小儿不到两岁牙齿全烂光了,仅存一点牙根在牙床内。奶瓶龋一般从上前牙开始逐渐向两侧后牙发展。牙齿龋坏降低了咀嚼功能会影响小儿全身的发育,甚至造成面部畸形。”
妹妹:“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吗?”
我说:“预防奶瓶龋首先要讲究科学的喂养方法。在为代乳品时不要放糖太多,喂食时应让小儿坐立,不要让他躺着。奶瓶嘴要放在小儿上下牙之间,以减少食物直接与牙齿接触的时间。喂食后应给小儿清洗口腔,去除食物残渣和乳凝块,以防细菌发酵破坏牙齿。其次还要讲究喂食时间,一般在小儿睡醒后为好,不要睡前喂食以免喂食后小儿很快进入睡眠状态。因为睡眠时唾液分泌减少或停止,牙齿得不到清洁因而易发生‘奶瓶龋’。
摘自《儿科专家帮您带宝宝(婴儿篇)》,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年,王新良主编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