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癣和足癣的治疗
2020年05月28日 839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手足癣是指致病性皮肤丝状真菌在手足部位引起的皮肤病。根据发病部位,又可区分为手癣和足癣。手癣俗称“鹅掌风”,足癣俗称“脚气”。足癣的发病率远较手癣为高,在我国南方尤为常见。
1 .病因
本病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感染引起,其中红色毛癣菌占50%以上。近年来,白色念珠菌及其他酵母菌感染有增多趋势。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用手挠抓患癣的部位或与患者共用鞋袜、手套、浴巾、脚盆等是主要传播途径。足癣又是手癣和股癣及体癣的重要传染源。北部战区总医院皮肤科张士发
2 .临床表现
手、足癣(特别是足癣)是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夏秋季发病率高,常表现为夏重冬轻或夏发冬愈。多累及成年人,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皮损多由肢体的一侧传播至对侧。根据临床特点,手、足癣常分为3种类型:① 水疱鳞屑型:好发于指(趾)间、掌心、足跖及足侧缘。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性水疱,疱液澄清,疱壁厚而发亮,不易破溃,水疱散在或群集,可融合成多房性大疱。撕去疱壁后,露出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的糜烂面,瘙痒明显。水疱经数天后干涸,呈现领圈状或片状脱屑,皮损可不断向周围蔓延。病情稳定时,以脱屑为主。当寄生真菌繁殖活跃时,可在皮损增厚的基础上发生红斑、丘疹。此时,可有痒感。②角化过度型:此型特征为无水疱和脓疱,局部多干燥,皮损处角质增厚、表面粗糙脱屑、纹理加深,易发生皲裂、出血,皮损还可向足背蔓延。一般无瘙痒或瘙痒轻微。有皲裂时,疼痛。以冬季明显,有时夏季也不能恢复。好发于足跟及掌跖部。③浸渍糜烂型: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真菌长期寄生于趾间,繁殖能力增强,易致表皮角质层增厚,并因潮湿浸渍而发白,有时常伴有多汗。此型好发于指(趾)缝,尤以第3~4和4~5指(趾)间多见。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并露出红色糜烂面,甚至裂隙。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继发细菌感染时,有恶臭味。
本病常以一种类型为主,或几种类型同时存在,亦可从一型转向另一型,如夏季表现为水疱鳞屑型,冬季则表现为角化过度型。治疗不彻底是导致其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之一。足癣(尤其浸渍糜烂型)易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脓疱、溃疡,甚至继发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织炎或丹毒。炎症反应明显时,还可引发癣菌疹。
3 .组织病理
病变位于表皮及真皮浅层。常见的改变为表皮内海绵状脓疱或水疱,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出现混合型炎细胞浸润,可呈急性、亚急性乃至慢性炎症改变。急性期:可见轻度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细胞内及细胞间水肿,常有棘层上部海绵状脓疱或角质层内微脓肿。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轻至中度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乳头水肿。继而进入亚急性期:表皮增生,真皮浅层血管增生、扩张,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或浆细胞混杂于上述炎细胞间。慢性期:明显角化过度,中度棘层肥厚,真皮浅层血管扩张,炎症反应减轻,且以淋巴细胞为主。疣状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尚可累及毛囊,而疣状毛癣菌所致炎症反应剧烈,可出现中性粒细胞聚集,在临床上即表现为集簇性毛囊炎型。
4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手足癣的临床表现,结合真菌镜检或培养可明确诊断。
本病有时需与湿疹、汗疱疹、多汗症、掌跖脓疱病等进行鉴别。掌跖脓疱病是在红斑上出现小而深的无菌性脓疱,数天后干涸脱屑,可自行消退,反复发作,对称发生于掌、跖部,指(趾)间受累罕见,真菌镜检阴性。
5 预防和治疗
5.1 预防关键在于注意个人、家庭和集体卫生。控制传染源,应注意及时、彻底地治疗浅部真菌病;穿透气性好的鞋袜,保持足部干燥;日常生活中,还应避免酸碱物质对手部皮肤的损伤等,做好自我保护;不共用鞋袜、浴盆、脚盆和指甲剪等生活用品,切断传播途径,以免感染。
5.2 外用药物治疗本病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用药,疗程一般需要1~2个月;角化过度型手足癣或外用药疗效不佳者可考虑内用药物治疗。应根据不同临床类型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水疱鳞屑型,应选择刺激性小的霜剂和水剂(如联苯苄唑霜或溶液等);对浸渍糜烂型者,给予醋酸铅溶液、硼酸溶液等冷湿敷,待渗出不多时,再给予粉剂(如枯矾粉、咪康唑粉等),皮损干燥后,再外用霜剂、水剂等,不宜用刺激性大、剥脱性强的药物;角化过度型患者无皲裂时,可用剥脱作用较强的制剂(如复方苯甲酸软膏或酊剂等),有皲裂时,应选用较温和的制剂(如特比萘芬软膏等),必要时,可采用封包疗法。
5.3 内用药物治疗 可口服伊曲康唑(100 mg/d,顿服,疗程15天)或特比萘芬(250mg/d,疗程4周)。足癣继发细菌感染时,应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然后用抗真菌药物;引发癣菌疹时,应在积极治疗活动性病灶的同时,给予抗过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