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寒露,进补前奏
2022年10月08日 100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寒露时节,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此时的天气明显寒冷了,很可能成为冻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意思是寒露节气之后,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万物随着寒气增长,逐渐衰落,大自然也在此时菊花遍地盛开,鸿雁大举南迁。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应该如何养护自己呢?
1、寒露脚不露
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专业的泡脚薰洗不失为一个较理想的理疗方法,能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
小腿以下除了“太溪”、“太白”、“太冲”这三位来自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的“三太太”需要养护,还有“三阴交”、“涌泉”、“丘虚”、“公孙”、“照海”等重要穴位,建议水温宜高一些,以不伤足为原则;水量以没过脚踝部为好;时间以20-30分钟左右为宜,其间加入热水2~4次;晚饭后1个小时以后才可以泡脚。
现在流行的医院的的各类综合理疗,也较适合于这一时期的养护。譬如熏灸脚底的涌泉穴,这样做不仅适合寒露的暖脚,也起到引火下行、不容易上火的作用。
2、早睡宜早起
寒露后,往往昼短夜长,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此时很多疾病的发生会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其中最应警惕的是心脑血管病意外,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哮喘病复发、肺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也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
据统计,老慢支病人感冒后90%以上会导致急性发作,因此要采取综合措施,积极预防。所以只有早睡早起,增减衣服,防寒保暖,有规律的生活节奏,才有利于调节阳气收敛。相信熬夜、晚起的危害无须多言,请详阅“子午流注”章节。
3、养阴兼防燥
《黄帝内经》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在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吃些芝麻、核桃(三高患者少食)、银耳、萝卜、番茄(胃酸过多的脾胃病患者忌食)、莲藕、百合、沙参、麦冬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
我们早餐应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泛酸、积食者慎食)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莲子、山药、鸭肉、鱼肉等食品,并配合着藕片、冬瓜、胡萝卜泥、菌菇等疏肝理气、通络助运的食物。
室内可保持一定的湿度,每天补充温开水2000毫升是必须的;适当吃点雪梨、香蕉(糖尿病、慢性胃炎、慢性腹泻患者慎用)、苹果、柿子(胃结石患者禁用)、葡萄、提子(便秘患者少食)等水果。此外还应重视涂擦护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皲裂。
4、修身与健脾
深秋之际应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好在此时菊花、海棠等当令鲜花的怒放,有利于我们修身养性、松弛怡情。
在有阳光有微风、有酒有肉(三高、肝胆疾患或者脾胃病患者禁忌)、有登山、慢跑、散步或练太极拳等运动,既可调节精神又可强身健体,还能培养乐观豁达的心情,缓解秋令肃杀之气。
但中老年患者深秋之际应避免太剧烈的运动、过度劳累,以至于耗散精气津液,好在此时菊花、海棠等当令鲜花的怒放,有利于我们修身养性、松弛怡情。
5、寒露后前奏
既然是深秋的“寒露”了,每年一度的“冬令进补”也即将开始,中国素有“冬令膏方,春季打虎”一说,那么是否每人都能吃膏方?是否大家可以简单地直接服用膏方?一般药房买的成品膏方是否可以达到补益的效果?成品膏方和个体的膏方疗效有啥区别?
有些患者在食用膏方后,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还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便秘甚至鼻衄等症状,究其原因很多患者是盲目、匆忙地食用膏方后出现类似症情,或者是某些成品膏方不对症补益所致,或者由于医生并未充分了解患者体质,用药偏颇所致。
所以如时间允许,建议患者可先行治疗原发疾病和症状,待病情稳定或好转后再服用专科医师量身定做的个体膏方为佳,对于某些容易出现腹脘胀痛、恶心嗳气、食欲不振、胸闷痰多、舌苔厚腻、舌质紫暗等症状的患者,更需先行开一些中草药处方,为开膏方之前的投石问路。
所谓中药汤剂“开路方”是用一些化湿健脾、行气宽胸、通络止痛的药,使气机通条,脾胃健运,改善消化功能,促进人体对膏方的消化吸收,确保服用膏方时起到最佳的效用,一般要先服用2~6周,也就是说10月的“寒露”节气后冬令进补的人们可以行动起来啦!
具体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需要医生把脉问诊来开方,对症下药。切记:人体好比是每天运转的机器,必须先行清除垃圾才能加油;缺啥补啥为宜;补品虽好但不是每个人都合适、都千篇一律。